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1月20日
第4版
04

小镇风流(散文)

孙伯伦

当写下这个题目时,我却不曾觅出家乡小镇的风流词语。也许是从小没有离开过小镇的缘故吧,回想起来,眼前尽是童年时代小镇慈祥的脸庞,真诚地袒露开朴素开阔的胸怀,任你在摇篮的小镇里挤进人群,痴傻地看那台上的“戏子”,那场面,那情景,那说不清道不明的诱惑,今生今世谁也忘不了,抹不掉;还有那必不可少的乡土交易,每逢集日,十里八乡憨实的农民,三五成群,赶猪牵羊,结伙而至,讨价论质,阵天价响地叫卖,把个小镇搞得热闹起来。除此之外,小镇不足一里长的街面,只留下烈日下的尘土,雨天的泥泞,几家商店面风而立,几个货栈雨中飘摇,这都是昔日小镇给人留下唯一值得回味的历史。

现在的小镇,尽管街面上多了几家小洋楼,有了和城里一样的现代商品,街道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还有赶集的农民不再是携伴徒步而至,而是骑车的,乘铁骑的,驾三轮车的,有的干脆雇汽车运货送物,想必那集会比之往日要风流得多,热闹得多,可我极少光顾那里的热闹。这大概是年轮增长所使吧!

由于工作和生活所需,每日沿公路骑车约十华里去公司上班,冬去春来已近十个年头。公路两旁起伏不平的庄稼地,随着改革的时代,眼看着变成了一个接一个的工厂,一个挨一个的商店,邮电、银行、教育等建筑设施应有尽有,绵延十余华里,林林总总,接踵而起。这里飞速的发展,顺着报刊电波不胫而走,于是天南海北的客商来了,各界的考察团、参观团来了,文学家、艺术家、企业家们来了,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们来了,国际友人也来了,他们在这里考察、交流、参观、学习和指导,于是,这里成了乡镇的都市,连接了家乡那古老的小镇,一条十余里长的现代新型城镇出现在关中平原上,精美的各类产品从这里架起了和华夏各族人民经济协作的七色彩虹。 

今天家乡的小镇,当地人都叫她大程镇,而更多的人呼她为“美乐街”,这是因为造成小镇繁华风流的是三原美乐公司这块奠基的巨石,高高擎起了农村都市的沙龙,让她扬起了乡镇企业的龙头,使小镇华夏有名,发出耀人的光环,从此,大程镇也就声誉鹊起。这一切便是我今天家乡的小镇,好个风流的小镇哟——,她北傍巍巍荆原,南依悠悠的清河,水灵地杰,养育了一代代风流的小镇人,使每个小镇人都有一曲动人的创业故事,灿若银河,源远流长!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