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自古创业多磨难
——记西安市长安淀粉厂厂长韩云波
每一个成功者的后面,都必然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艰难经历。韩云波,这位刚刚进入知天命年纪的西安市长安淀粉厂厂长也不能例外。初见他,根本不敢相信他就是厂长,倒不是因为他的穿着太普通了,和一般的农民没有多少区别,而是他开口没几句,便泣不成声,哭了起来。的确,他经历的东西太多了,受到的磨难也太多了。西安市长安淀粉厂,能够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拥有128万元固定资产,年产值250万元,利润18万元,利税12万元的新生企业,韩云波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
1988年底,曾出席长安县第九届至第十一届县人大代表的韩云波,辞去了担任12年的长安县义井乡义井村党支部书记职务。离开被他一手扶持起来,并被评为省级先进党支部的领导岗位,这并非只表明他政治生涯的结束,而是进入市场经济后,一个开拓者的新生活的开始。经过数年的筹备和努力,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韩云波认为时机已经成熟,机遇难得,他决定筹办一个年产1800吨的淀粉厂。然而谈何容易,他筹集了50万资金,租了地,请来了技术人员,购进了技术设备。正当他调兵遣将,大展宏图的时候,他被叫去审查,理由是他担任村支书期间有重大问题。50万元资金在那里流失着,他却一天又一天地接受盘问,他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后来,这个案子又弄到了县检察院,经过调查核实,检察院对他做出了公正的结论。他握着检察院办案同志的手,激动地说:“你们不光救了我,而且救了一个企业。我一定要把厂子建好,报答你们!”
然而事情还没有真正结束,由于他的种种“问题”,许多不明情况的人便对他失去了信任。与他合作的人,有的不再合作,有的抽走资金,众叛亲离。而筹建企业,仍需40万元缺口,他跑遍了周围的银行和信用社,无一例外地吃了闭门羹。没有这笔资金,企业根本无法起动,这就意味着有倒闭的可能,投出去的50万元,就可能全部泡汤。韩云波吃不好睡不好,没黑没明地跑,半年过去了,他仍一无所获,几乎绝望。他想到过自杀,想到过讨饭。快过年了,他急得快要发疯,经常突然间,双耳听不见声音,嗓子也哑得说不出话来,他甚至担心自己活不到过年去。痛苦、绝望中,他硬是给挺过来了。他的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终于感动了上帝,县农行、细柳营业所主任及信贷员,力排众议,经过对项目的市场调查、分析及科学论证后,决定放贷40万元。1993年大年三十,西安市长安淀粉厂终于一举试产成功。韩云波成功了,他是躺在床上,打着吊针听到这个消息的。随后他又在床上躺了六天,这六天,他是在昏迷和虚脱中度过的。的确,他太累了,他不仅承受着超出身体承受力的奔波劳累,还要接受各种讽刺挖苦和刁难。他的成功,不仅表明一个企业的正式诞生,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他的生命赋予了新的意义。
现在的西安市长安淀粉厂,每天客户排成了队,生意非常兴隆。办一厂,富一方,给周围的群众也带来了很大的益处。望着这一切,韩云波怎能不热泪盈眶呢?激动归激动,韩云波心里明白,这不过是新的长征走出的第一步,今后的创业之路还更长更艰难。所以他决定,在原来淀粉厂的基础上,投资200万元,兴建“陕西秦韩工贸公司”,搞产品的深加工和再加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模式,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愿他的愿望能尽早实现。 (蓝羽 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