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散文)
黄原
我们的生命原是有弹性的。
正因为这弹性,人类才得以繁衍生息;也因为这弹性,人类的发展才这样步履艰难。
历史上有多少血海横流的战争,白骨遍野的灾难、草菅人命的王朝,嗜血成性的暴君,可是蔚蓝的时间一次次漂洗掉人们心头的辛酸,远方的希望一次次抚平人们周身的创伤。人民,天地的主人,屡屡冲进王朝的禁地,以呐喊与血液冲刷出历史的走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每个春天,青草都倔强地回到草原,站满草原。无论哪个暴君都会最终松开双手,权杖从高处落下来,跌得粉碎。
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只要我们翻动岁月的书页,就会发现——正义一直在流血,正义也一直在微笑;镣铐之后还有镣铐,而铁骨之后还有铁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商鞅之后“有岳飞、有林则徐、有鲁迅……”正义永远不会消失,日月大气一直在注满渐次的灵魂。
同时,历史也是一只难以驯化的猛兽,朝代的瓦解几乎都是野兽出笼——出了民心之笼,“仁政”之笼。鲜血一次次渗到大地深处,一次次漂移走石头。因此历史频繁地涨潮又退潮。
作为伟人或凡人活在世上,在弹性中生存或死灭。健忘大概就是弹性的表现之一。我们面对人类最优秀的积淀的时候,自惭形秽,吐尽体内陈年的污垢,可是往往不久又重新跌入卑俗的深谷。小孩玩“推城墙”的游戏是这种弹性最好的诠释:他们一页一页费很大时间笔立着砖块,然后只轻轻一推,千百页便顷刻间倒塌。我曾酷练赵字,二年不临帖,便又退回到原来的模样;我曾酷练颜字,二年不临帖,复又退回到原来的模样。只要我们稍稍反思,就知弹性和我们一直不曾暂离。
弹性,永远使我们坚韧,又使我们有了惰性,自然,更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