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菜篮子”工程的“女专家”
——记灞桥区三殿试验站技术员张珠莲
数九寒天。夜晚突降一场大雪,她凌晨两点多从床上爬起来,急忙跑到试验站喊醒大家,清除蔬菜温棚上的积雪,扶起被风雪刮倒的弓棚,修补漏风透气的塑料薄膜……
她是西安市灞桥区红旗乡三殿蔬菜试验站技术员、助理农技师张珠莲。她今年40岁刚过,在试验站工作已近10个春秋。这些年来,她为全国各地提供高质量蔬菜种子7万多斤,优质蔬菜苗子3600多万株,撰写蔬菜优良品种试验报告30多份。她所在的试验站连续7年获得省、市蔬菜制种、先进技术和为民服务等9项奖励,她本人也多次被上级有关部门评为先进工作者,被人们称赞为“菜篮子”工程的“女专家”,最近,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学雷锋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张珠莲原来只有初中文化程度,10年前调到蔬菜试验站工作后,她发奋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坚持自费订阅《长江蔬菜》等十几种报刊,不分上下班时间,潜心钻研蔬菜育种、栽培技术。1990年,她去东北考察取经回家后,路尘未掸,就一头钻进温室搞春葫芦试验,这年春葫芦在西安上市比大田提前20多天。当年秋季,她又试验成功了湘研辣子,填补了整个西北地区冬季菜场的空白。第二年,她用黑籽南瓜在日光温室嫁接黄瓜也获得成功,亩产黄瓜收益达18600多元,为群众致富开辟了门路,更加丰富了城镇居民的“菜篮子”。
张珠莲以试验站为家是出了名的。她对站上的温棚、菜畦、种子、菜苗等了如指掌,胜过自已的儿女。去年3月,丈夫患出血热病,她在医院护理,还仍惦记着温室的菜苗,每天都抽空跑回站上,看望那些“娇儿”生长情况。去冬,她连续几天几夜不回家,抢救被风雪损坏的温棚,保证了开春后群众需要的菜苗供应。一次,外乡一菜农拿着一株生病的黄瓜苗找她给“治病”,她二话没说,放下碗筷就帮分析病因,使那个菜农非常感激。
经过她同大家的共同努力,现在全乡蔬菜生产已成为供应西安市场的重要蔬菜基地,日光温室大面积增加、大温棚星罗棋布,在蔬菜新品开发和夏菜冬种等方面不断有新的突破。(本报通讯员 刘鸣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