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3月15日
第3版
03

辜振甫——活跃于台湾政商两界的巨子

以500亿元新台币财富净值而名列台湾第4超级富豪的辜振甫,在岛内政、商两界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政治上,他受国民党高层青睐,现在台湾“总统府资政”、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工商协进会”理事长。在今年8月间召开的国民党十四届一中全会上,他又被李登辉指定为中常委,是台湾工商界在国民党最高权力机构中唯一的代表人物。

辜振甫又是工商界的巨子。他手下的“和信集团”拥有近百家企业,其中包括了以台湾水泥集团企业为主的制造业和以“信托投资公司”主为的服务业。1993年统计财富净值超过500亿元新台币,是全球180个资产超10亿美元的富翁之一。

辜振甫1917年1月6日出生于台北市,家中当时是台湾三大地主之一,产业丰厚,名家望门。祖籍福建惠安。辜振甫在12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五,从小就聪明过人而深得父亲疼爱。1937年,他继承了父业,那时年仅20岁,刚读大学二年级。但此时此刻他已看到辜家的衰微之势,明白靠守住已有的家产难以开创大业,知道不接受磨练,“后患无穷,前途有限”,于是他毅然舍弃家业,负笈东瀛,到东京帝国大学潜心学习财经及工商管理。

1943年,辜振甫学成回到台湾致力发展家族企业,担任了10多家公司的董事长及全台官盐运输总馆理事长。国民党逃台后,为摆脱经济困境,于1952年开始实行“土地改革”,鼓励大地主以手中的土地换取工矿、农林、纸业、水泥等企业的股票,让农民优先承购土地,使“耕者有其田”。辜振甫认识到这是发展自己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他抓住机遇率先响应,卖掉了手中大部分的土地,换取了台泥、台纸、台林、台矿等4家大公司的大量股票,摆脱了父辈在土地上经营的旧模式,以其过人的胆识和全新的观念开创了辜氏家族重新繁荣的历史。

1954年,辜振甫任台湾水泥公司协理,5年后任总经理,奋斗到70年代,他任董事长兼总经理,一跃成了台泥的大家长。在此期间,他先后创立了通运仓储、光和耐火工业、士敏土工程等6家子公司,组成台泥集团企业,成为全台当时最大集团企业之一。

60年代,他发现当时台湾经济建设资金供需矛盾很大,企业经营缺乏资金,银行存款又苦无出路,于是他大胆提出“资本证券化,证券大众化”的主张,并率先创立了台湾证券交易所和中华证券投资公司,70年代改组为“信托投资公司”。台泥、信托,便是今日辜氏事业的两根擎天柱。

在商战中习得的机警敏锐,使得他在台湾政坛上也连连告捷。辜振甫在政经发展中,虽未正式出任“政府”官员,却深受当局倚重,历任“总统”都给予了他很大殊荣。当年他卖田买股,获聘为“经济部”顾问,并曾客串做过蒋介石的日文秘书,并凭他在国际商界的关系,数次受托携巨款赴外活动。如在日台断交前的风声鹤唳中,他受托到日本秘密游说,然而大势已去,只得受命签订断交后的议定书。中美建交后,辜振甫又以其身兼台湾工商界民间身份到各国游说,企图争取“国际活动空间”。他“经年累月,忘我开展‘经济外交’”,受到了当局的赞赏。1969年,辜振甫当上了国民党中央委员,1981年以后至今一直是国民党中常委,使之政商两栖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1993年4月27日上午10时6分,举世瞩目的海峡两岸有关方面授权民间机构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谈——“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海皇大厦4楼会议大厅举行,海协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面对中外200多名记者,同时伸出手来相握致意,这是两岸关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他们的握手,是两岸隔绝40多年来最高级别的正式握手,代表彼岸示好的手是辜振甫先生伸出来的,两岸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这次会谈是在两岸有关方面和人士长期共同努力下促成的,无论会谈成果大小,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辜先生曾经说过:

“海峡两岸不仅有地理、历史、文化的渊源,更有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台湾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关系是切不断的。”“如何消除彼此间多年来的隔阂与离异,这确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企盼海峡双方都能以开阔的胸襟、理性的了解、高度的智慧、务实的态度以及稳健的步伐来加以推动。”

自“汪辜会谈”以来,两岸人民的往来一天比一天频密,经贸交流一天比一天增加。辜老先生作为彼岸政商两界的巨子,如何发挥其举足轻重的影响,继续“为两岸交流秩序化、两岸关系良性发展做出贡献”呢?

两岸人民正关注着、期待着!

(摘自《中华英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