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3月15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妻不管钱 图片新闻 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 夏令营中的较量 无妆一身轻 能不能让“505”再便宜些? 减肥按摩 希望的黄土地 靓女春装新意念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妻不管钱

老柯/文

俗云: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意思是说,两口儿居家过日子,男的要会挣,女的要会攒,如此才不会闹家庭财政赤字,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也曾想过,本男人财大气粗地回到家里,啪一声,一沓厚厚的人民币(逮机会是美金亦说不定)甩在妻面前,遂惊起一个妻的欣喜和赞赏之目光也!而本男人却大大咧咧地露齿一笑,做满不在乎爷们状转过身去,把一个惬意自豪的笑“独吞”……

可惜作为工薪阶层中的我,迄今为止尚不曾这么自豪过一回。诚然,我戏之为“卖血钱”的稿费收入还是隔三岔五有的,但那数十元或上百元的区区稿酬,到邮局领时,已是缩头缩脑逃避人家不屑的目光了。又焉能在妻面前响亮“甩”一声?更没劲的是,在家里,每逢开资之日,不是我,倒是妻在“上交”呢。换言之,在我们家,本男人倒成了“匣匣”,豪壮点讲,乃大老板也!婚前即曾听人说,妻对钱从来都是马马虎虎,只花不数的。一次出差,她以为把钱花光了,不料从外衣口袋却掏出一把拾元大票(十余年前,漫说拾元,便是块块钱也是一张顶一张的),遂为同伴传为笑谈。大约秉性使然吧,婚后妻便甘愿尊我为老板,她自己倒成了甩手掌柜。每月的家庭收支平衡帐,妻是从不过问的,依然婚前作派,有钱就花,一旦听我发出警告说钱不多了,她也懒得追问“不多”到何处去了,只是马上实行紧缩政策,熬到开资,复故态重现。

其实,妻并非那种散漫花钱的女人。相反,她甚至有点“扣门”,一般女人喜欢追逐的时髦服装,高档化妆品及其服饰金货之类,妻是从不为之浪费脑细胞的。她的花钱,主要还是花在家里的日常生活上。顺便说一声,本男人虽说负责管帐,但不失民主之风,历来大权独揽,小权分散,举凡家里的油、盐、酱、醋、茶,每日的餐桌所需,均“分散”到妻头上了。妻亦乐此不疲。不过,妻也有花钱大手大脚的地方,亲戚朋友间谁家有事了,或生病住院了,妻往往古道热肠念叨不已,少则几十,多则数百地送去(当然,事前须请示本老板的),这才释然。一次,我忍不住讥嘲她道,你一天可怜这个,可怜那个,谁又可怜咱们呢?企业不景气,上个月工资至今还没见影呢。妻亦笑道,也是,咱也该攒点钱,也好以后应应急什么的。话,说过也就“过”了。妻依然对钱马马虎虎,一副随其心性不为所羁的超越洒脱之态。一身毫无新潮意味的服装,裹着她那不高的福体,每日里在企业家庭两点构成的人生线段上穿梭奔波。一双大眼始终滋润,手指也依然纤纤细细,只是光秃秃地缺金少银……

那日看电视新闻,见一些国家要人出国访问,都带夫人随行的。我忽发黑色幽默,对妻说,赶明儿本丈夫也带你外出兜一回“洋风”。妻亮亮地投来一瞥:那好嘛。只是到时候别忘了先数数存款,看够不够买来回飞机票,别到时候……哈?谁说妻心中没“钱”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