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千万别丢掉自己的人格
德铭
一记耳光,值几个钱?答曰:400元人民币。这不是物价局规定的价格,而是《解放日报》前不久刊登的一个真实故事。
一名外方老板下车间视察,看到几个青年女工在聊天。他很快走到一位正在滔滔不绝的女工面前,二话没说就“啪”地给了这位女工一耳光。事后,有人告诉老板说,今天机器大修,工人可以不上班,那几位女工留在车间是想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忙的。第二天,老板把那位挨打的女工叫到办公室,递给她一只信封,里面装着400元人民币。
不用多说,洋老板的错误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然而奇怪的是,一些其他姐妹闻听此事后,不仅没有半点义愤之感,反而羡慕起这位女工来了,她们说:“一个耳光值400元,辛辛苦苦得一个月挣。每天让老板打一耳光也合算。”
固然,钱这玩艺,是很有用的,有了钱,就可以吃得好,用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就可以开公司,做买卖,炒股票,就可以游山玩水,任意挥霍。但我们也应明白,金钱也不是万能的,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用金钱买到的,特别是人格,就更不可以给点钱,就“卖”给人家。倘若我们有些女工,都像清代的武训那样,打一耳光给一个钱,踢一脚给两个钱,那不是有点太掉价了吗?
因此愚以为,作为商品大潮经济中的女工们,还是要多点羞涩,讲点人格,千万别让金钱这只耳光,将自己打昏了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