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4月09日
第3版
03

“一封封没有回音的信”刊出之后

女工要走出温柔乡可怕的最是“弃权”

编者按 自从3月8日“女工天地”刊出“一封封没有回音的信”后,一封封回音纷至沓来,今日选登的便是其中的两封。但16位下岗姐妹还没开言。您知道吗?我们正耐心地等着您呢!

●看了贵报3月8日“一封封没有回音的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省建五公司工会的工作做到了家,是女工的娘家和贴心人,使我很受感动。同时对16名女工没有回音不理解!怎么能不予理会呢?不论是什么客观原因总应回音说明,有工会组织技能培训,16个人团结起来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也是重新就业的机会,怎能放弃呢?

在当前要适应市场经济改革浪潮的冲击,特别是女职工没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就会被改革的浪潮淘汰掉,成了真正的家庭妇女,围着锅台转,侍候丈夫、孩子,没有自我,一辈子活得窝囊。

人活着就要做生活的强者,生活中真正的强者是那些怀着热情和自信,昂首迎接生活挑战的普通人。

西安汉斯啤酒饮料总厂高峻

●放假的女工常有这种现象:刚开始时怨气冲天,牢骚满腹,失落感甚强,为出路而狂愁,然而过一段时间,就渐渐适应了,重新过起家庭妇女的生活,看孩子,做家务,看电视,串门子,三个女人凑台戏,再不然搓搓麻将,早上睡到太阳老高,没了上班的那种紧张,自由自在挺滋润。反正有单位发的几个生活费,不发的还有老公的工资,或许还多少有点储蓄,小日子还过得去,又不想发大财,变富婆。《陕西工人报》3月8日三版《一封封没有回音的信》报道中的16位放假女工,大概不外乎此种心态吧?

如果把这种心态放在历史与现实的坐标中加以考察的话,它是我们老陕过去那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保守思想和惰性心理积淀的复活,是过去妇女缺乏自主、自立、自强意识的回归。笔者曾在一篇社会热点透视中,对这种现象进行过剖析。由于自宋代始,国家政治中心转移,关中兵祸不多,天灾较少,潼关大门一关,自成一统,生产生活相对稳定,加上其它因素,人们的思想自然封闭保守了。而处在社会底层的妇女,意识上的烙印则更深更重。在90年代的今天,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潼关大门敞开,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旧观念仍顽固地残守一隅,潜移默化。这恐怕是放假女工不回信的深层原因。

也许笔者武断了。但旧观念的影响多多少少谁都有,不承认就不是唯物论者。现在是市场经济,要求人们要有开化的思想,较强的自主创造意识,青藤附依大树是不会有出息的。回到家庭妇女的旧轨道上去,不仅是社会的悲哀,更是女人的悲哀。姐妹们,还是走出小阁楼的温柔乡,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干一番事业吧!

铜川矿工报王继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