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富日子当穷日子过
刘慧奎
如果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是什么?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增产节约。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企业把“增产”作为增加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而对“节约”则不屑一顾。
在我国,历来就有“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和“会挣不如会过”的遗训,人们把它作为“居家过日子”的“座右铭”。在世界各地,许多精明的企业家也是把节俭作为兴厂法宝的。据报载:日本三菱财团的创始人岩崎弥太郎,当他成为日本的大财阀之一以后,他的母亲仍亲手编制草鞋给他穿。弥太郎也由衷地感激母亲,无论到办公室,还是到任何地方都高高兴兴地穿着草鞋,被人们称为“穿草鞋的老板”。世界上最富有的丰田汽车公司,拥有资产137亿美元,但该公司却规定,办公用的铅笔每次只能申请领一支;在总公司休息室的手巾盒上,还特别注明“访客专用”,绝不允许本公司职工使用。松下公司也很“小气”,该公司规定:办公时间打私人电话,要自己掏腰包。就是办公用的信封,也是正面用了,再反过来用……正是由于他们的“小气”,他们“把富日子当穷日子过”,才使得他们“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从而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富豪。
拣起这些“陈芝麻”,不是闲得无聊,而是有感于我们目前一些企业和一些人的“大方”。君不见,一些效益稍好的企业,俨然一派“大款”风度,“家大业大,浪费一点没啥”比比皆是;就是一些效益不好、甚至亏损的企业,也穷大方,今天盖办公大楼,明天买进口轿车,后天又想出国观光旅游;企业内“长明灯”、“长流水”等等随处可见,“公款吃喝”更是家常便饭。有资料统计,全国每年公款吃喝、废次品损失加上其它的浪费,这笔钱接近每年国家的财政预算。这是多么令人触目惊心啊!由此可见,提倡“富日子当穷日子过”不仅非常之必要,而且非动动真格的不可了。不然,富日子也会折腾穷,穷日子则就要被折腾得彻底垮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