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开展竞赛促发展真抓实干上台阶
陕毛一厂劳动竞赛委员会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坚持从厂情出发,以开展劳动竞赛为载体,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在这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五坚持”:
一、坚持同企业实际结合,确定竞赛的基本取向。为了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我们在全厂开展了“国情”、“厂情”和“市场行情”为内容的形势政策教育,通过举办学习班、召开职工座谈会和专题讨论会、邀请学者来厂讲课等形式,逐步树立起“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勇气。随着认识的深化,我们提出了“抓竞赛促发展、凭实干上台阶”和“跟市场、多元化、全方位、长里程、促改革、增效益”的总体工作思路,把开展劳动竞赛的基点放在扭亏增盈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上。
二、坚持同解决突出问题结合,增强竞赛的实效性。首先我们针对生产过程中原料消耗大、企业效益差的实际,以提质降耗为重点开展了“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的“立功达标”竞赛,掀起了“企业靠我多奉献、我为一毛献绝招”的热潮,全厂有20项竞赛指标达到或超过达标水平。在订货会上,有顾客反映坯布质量不稳定,我们便在精织车间开展了“百米档子攻关赛”、“创千米、万米无疵布及坯布无降等机台赛”。在库存积压严重时,我们先后两次组织职工开展业余有奖销售竞赛,推销产品50多万米,收回货款1300多万元。
三、坚持工人、干部、技术人员“三结合”,增强竞赛的凝聚力。在组织竞赛时,我们始终遵循“同标同向、全员参与、协同作战、共同提高”的原则,实现了一线、科室、后勤“三位一体”的团结拼搏,形成了上下结合、纵横交错的全方位竞赛格局。首先由厂劳动竞赛委员会提出竞赛总体目标和要求,这是“以上促下”;各车间、科室联系本部门工作实际和业务特点,找出竞赛的重点和突破口,做出具体安排,这是“以下保上”。在结合方式上,坚持“在大目标上合,在小指标上分;在具体任务上合,在个人职责上分;在解决重大难题上合,在各自侧重点上分。”
四、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增强竞赛的吸引力。在重视形式多样的精神鼓励的同时,我们加强了在物质方面的奖励。首先把劳动竞赛奖励同浮动工资升级捆在一起,把指标考核和个人经济责任制指标考核结合在一起,从分厂到车间、辅助职能科室、班组、个人层层签订达标奖罚合同,落实具体实施方案,并将竞赛方案提前公之于众。其次将一次性发奖金改为组织旅游观光。在外出旅游前,组织隆重的欢送仪式,邀请先进个人家属来厂送行。对劳动竞赛中作出优异成绩的先进个人、劳模,分别在入党、进修、提干、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五、坚持与深化企业改革结合,增强竞赛的推动力。在竞赛工作总体安排上,我们注意将竞赛同企业内部改革结合起来,同步穿插进行。例如在开展“提质降耗”劳动竞赛时,又在主要生产车间试行“责任目标成本管理”,把车间的消耗指标通过规定目标成本固定下来进行考核,节约归己,超支扣罚,从而保证了竞赛指标的完成。近年来,围绕企业改革,我们先后出台了“全员优化组合”、“指标含量工资包干”、“大财务、小核算”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为竞赛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保证了竞赛指标的实现。由于劳动竞赛抓住了企业经济效益这根主神经,落实了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根本,因而给企业带来了显著变化。
(康文卿马兆瑞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