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王独清首倡纪念“劳动节”
“劳动节”亦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团结、战斗的节日。在我国,虽然1907年与1913年哈尔滨、广州曾举行纪念活动,而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大规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则在1920年。这次运动的首倡者是陕西蒲城人王独清。
1915年,年仅17岁的王独清被陕西省民党机关报《秦镜报》聘为总编辑,曾进行“反袁(世凯)逐陆(建章)反陈(树藩)”活动,次年,为逃避反动军阀陈树藩刺杀而逃命日本。“五四”运动爆发后,王独清回到上海,担任了“中华工业协会”负责人,从而结识了陈独秀。1920年春,王独清在上海首倡纪念“五一节”示威游行。4月16日,他和中华工业协会各业代表及各部联席会议讨论示威运动;18日,陈独秀、王独清召开以中华工业协会为首的7团体联合会议具体筹备,陈独秀建议将示威改为“世界劳动节纪念大会”;26日,筹备会议决定5月1日下午在西门体育场举行纪念大会;28日,王独清与人合作撰写了工界宣言,次日载于《民国日报》。5月1日因西门体育场被军警占领,4次改换地点,最后在靶子场后面荒地上举行大会,庄严提出了实行每天工作八小时、教育八小时、休息八小时的“三八制”要求。陈独秀、王独清出席大会并讲了话。随后,在上海“五一”运动影响下,北京、广州、九江、唐山、漳州等地举行了纪念活动。
王独清后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创造社后期重要成员之一。 (年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