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穿透蘑菇云的勇士
——访特级飞行员王景海
文/桂维平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在城固空军某试飞大队采访时,记者有幸见到了我国第一位穿越核试验磨菇云施行人工取样的特级飞行员王景海。
这位屡立战功,满头银丝的大队原政委,曾先后参加抗洪救灾、原子弹爆炸、中印、中越反击战和运八各种性能试飞等重大飞行任务。然而,最令王景海难忘的还是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的人工取样。在与记者的攀谈中他饶有兴趣地回忆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那是1964年7月,我突然接到部队命令赴新疆乌鲁木齐市,集训两个多月后才得到明确的指令:驾伊尔—12军用运输机,飞行速度300公里/小时,钻入核爆炸磨菇云中人工取样。那年我才24岁,还未成家,是机组成员中最年轻的。当时的纪律是相当‘铁’的:‘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带到棺材里。’看到一些老同志都在默默地写着‘委托书’(即遗书),我凑上前去想看看,可他们执意不肯。我想想也应该给父母‘交待’点什么,毕竟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嘛。于是,我提笔写下了:‘父母亲,我将去执行一项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任务,若我死了,请弟妹们多替我尽孝心吧!’随后把它沉甸甸地压在枕头下。”
“起飞前的两个晚上,我翻来覆去不能成眠,心里想了很多很多……我深知原子弹爆炸后有4种强大的杀伤力:一是冲击波,二是瞬间光辐射,三是贯穿辐射,四是放射性污染,直接影响辐射人的生育功能。可转念一想,我是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就是死在疆场也无怨无悔!更何况这又是一次令举世震惊的核试验。”
“1964年10月16日,神圣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我们机组驾机直剌蓝天,向蘑菇云团冲去。只见蘑菇云由小变大,当冲进蘑菇云几乎与黑天一般,我怀抱采集标本的操纵板,定时开启采集开关。我们先后穿行了两次蘑菇云,终于完成了任务,顺利返航回到了陆地……”
“那您感觉执行这次特殊飞行任务后,对身体伤害程度大吗?”我的问话又把王景海从往事的追忆中拽到现实。
“怎么说呢,我从1965年便开始脱发,谢顶,时常有疲惫感。好在没有影响婚后的生育。我先后生了一男一女,儿女们体力、智力都不错。女儿大学毕业后已走上工作岗位。”老王侃侃而谈。他接着说:“上级组织对我们还是非常关心的,一是给我们主动授奖,我为此而荣立一等功。二是每年让我们进京进行一次常规检查,但检查的数据是保密的。据说放射性的污染对人体是终身的。”
王景海那布满皱纹的脸宠上,印记着他为祖国航空事业奋斗一生的沧桑年轮。35年来,他从没有因家庭和个人困难而影响过一次飞行。老王在团政委岗位辛勤工作了11个年头,退出岗位时已52岁,是全空军飞行团政委中年龄最大的领导干部。可他没有和同期入伍的同学战友已走上军师职领导岗位相比而消沉,也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封了顶的团职干部而不思飞行。1991年王景海卸任后,仍以一名普普通通的空勤飞行员的身份翱翔在万里蓝天上……
与这位功绩显赫的王飞行员握别后,我从心底里默默地祝福着:多多珍重啊,人民的功臣!国家的脊梁!
王景海与作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