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企业改革走形变味
卡林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志,去年以来我国企业改革从政策调整转入制度创新的新阶段。此间,不仅有关企业制度的改革措施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而且社会保障制度和劳动就业制度等配套改革的进展亦比较顺利。但是,也有一些改革措施在部分地区和企业的执行情况不够理想,有的甚至“变过样”。
表现之一:股份制变成单纯的集资手段。我们搞股份制的目的,在于转换企业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然而,一些企业实行股份制仅仅是为了筹款上项目、铺摊子,企业经营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并没有相应地转变。
表现之二:公司化成了简单的招牌更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使其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实现政企分开和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及规范化。但是,一些企业仅仅热衷于“戴帽子”、“换牌子”,经营管理仍循着旧体制的轨道运行。
表现之三:政企分开图有虚名,行政干预依然如故。企业主管部门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产物。实行市场经济,政府职能要转变,但是不少主管部门现仍以企业的“老板”自居,动辄对股份制企业发号施令,乱加干预。
企业改革措施只所以在贯彻中走样,比较突出的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一些部门和企业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使改革措施不到位,出现异化。再就是我们长期习惯了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和做法,很容易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和处理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及新问题,从而使企业改革措施遭到扭曲。
为了防止企改走形走样,我们要认真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知识,深刻领会改革措施的精神实质,努力转变思想观念。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要抓好企改的措施的贯彻落实,加强监督、指导、服务、协调,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从组织上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领导、有组织、积极而稳妥地进行。当前要依法、规范化地推动企业制度的转变,分类、分期、分批进行公司制改造。国有企业改组成公司,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明确所有者代表机构,选择适当的财产构成形式并进行严格的资产评估和审计。不具备条件的不可以硬行改造。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们经过多年艰辛探索后作出的重大选择。现在,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明确的,许多措施也已经出台,关键在于精心组织实施。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将改革措施落实到位,注意防止走形变样,我们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