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6月11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今天你会不会来? 图片新闻 防止企业改革走形变味 励精图治创新业 什么是“企业形象战略”? 我国房地产发展新走向 图片新闻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励精图治创新业

——记省工业锅炉厂厂长罗宗泽郁文

这几年,陕西省工业锅炉厂这家仅480人的企业的产值,每年都以上千万元的速度递增,去年一举达到5600多万元,产品畅销全国,出口东南亚,成为全国油炉生产的第二大厂家。这其中包含着全厂职工的努力,更与厂领导一班人带领大伙励精图治有着紧密的联系。

临危受命

省工业锅炉厂有过“红火”的昔日,可到了1989年下半年,产品积压500万元,企业还负了债。就在这时,年届56岁的厂“技术大拿”,主任工程师罗宗泽被推到厂长这把交椅上。

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罗宗泽的头三把火烧得别致之极。他当政的第一件事是宣布:全厂人员关系全部冻结,原用的中i干一个不换,班子人马不许发牢骚;所有的管理干部在厂子效益好转前一律不发奖金,一线工人按计件实发奖金,管理人员加班不发加班工资。说到做到。就在此次决策出台不久,厂里用节假日赶制产品,大家辛劳了3天,工人每人每天发了两个肉加馍,而包括罗厂长在内的所有干部却空手归。

这下职工们信服了。他们感到罗宗泽这个厂长是实实在在与大伙一起振兴企业的。

惊人之举

罗宗泽搞技术大半生,他深知没有拳头产品占领市场便没有企业的生路。可当他将新品开发定为油炉时,着实令全厂上下乃至同行专家们大吃一惊。

九十年代初乃至以前很长一个时期,基于煤炭大国的考虑,我国能源政策上对油炉一直亮“红灯”,省内有的还将油炉改为煤炉。可罗宗泽立足国际市场,看到出于环保考虑国外即使烧煤也都将煤汽化处理,油炉使用已呈国际趋势,国内东南沿海已有此苗头,其前景不可限量。愈分析,罗宗泽愈坚定了上油炉的信心。

没有现成资料,罗宗泽四处寻觅;白天忙于处理厂务,他夜夜秉烛绘图;三暑天炎热如火,他穿件短裤挥汗如雨钻研;外出开会,他蹲在墙角在文件背面也画开了草图。厂里所有油炉的主体结构图上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1991年,省工业锅炉厂先后开发出13种油炉,全部通过了省级鉴定。现在这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油炉系列产品已创产值6600万元,占全厂产值、利税80%以上。

从善如流

省工业锅炉厂效益蒸蒸日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班子团结,党政工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谈到这一点,厂党总支书记于继俭说,这都与罗宗泽厂长以身作则,具有良好的民主作风分不开。

当厂长之初,罗宗泽就约法三章:厂领导不参加评先进,加班不拿工资,奖金低于一线职工。迄今,罗厂长没有一件荣誉称号,奖金还没有普通工人多。

在锅炉厂大至人事任免,小至一个小组奖金兑现,罗厂长都尽量多征求大家意见,从不搞“一言堂”。厂长办公会议每次都吸收书记、工会主席参加,充分听取大家的呼声。每次厂里开会,他不是听取相同意见,而是看重相反意见,反思补益,力求完善。

今年实行的工位法改革措施,优化了人员组合,有效地提高了工效。可为了推行这一管理新招,他专门与大家议了4次,还找了一个班组试点,最后才全面推行。

心系职工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不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企业怎么能搞好?”正因为罗宗泽尊重职工、关心职工,职工才有了向心力、凝聚力,厂里职工提起罗厂长关心职工办的实事能说一大堆。

职工午餐仅一小时,回家作饭时间很紧,厂里拿出4万元买回200套液化气罐、灶具发给大家;职工生老病死红白喜事,厂里派人帮忙料理,免费用车;夏秋两季,“一头沉”职工因生产忙不能回家的,厂里发给100元以示关怀;为照顾老年职工就餐,厂里专门设立了老年食堂;全厂一百多位退休老职工,厂里逢年过节总派人送去一片问候;每年厂里还将他们请回来参观厂子。

难得全才

技术上拔尖、作风上民主,而经营管理上,罗宗泽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国营企业8小时工作制雷打不动。可去年在任务吃紧的情况下,他却在厂里实行7小时工作制。结果效率大大上升,全厂竟比上年节水3900吨,节电11万度。

企业管理人员精简得不能再精简了,罗宗泽仍将承包责任制引入其中,“逼”用户服务科、水处理中心各部门自谋生路,结果这些部门绝处逢生,创下可观的效益。

是人才就一定爱护人才。高工张志清已过退休年龄,外面高薪聘请不去,乐意留在厂里继续工作。罗宗泽每天上班派车接送,感动得老张连退休手续都不办,继续为厂效力。近几年厂里广泛面向社会招贤,这些人才进厂后罗宗泽大胆提拔任用,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从1990年以来,工厂形成3大类57个品种,开发新品22项,新品产值率都在85%以上,为企业持续高速发展增加了原动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