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悬空木桥子午道
石泉县境内的饶丰、两河和兴坪乡山谷中,有许许多多曲折蜿蜒的小径,绕过一座座青幽幽的山崖,穿过灰蒙蒙的云雾,向重峦迭嶂中飘去。这曲折的小径,就是著名的子午古道。
古时候,连通川陕的有一条栈道,叫子午道。子午道全长四百二十公里,北到西安城南六十里处的“子口”,南至洋县县东一百六十里处的“午口”,途经石泉县境。
这条栈道,是古人在悬崖陡壁上开凿出来的一条小道。栈道先在峭壁上凿一个洞,再把木桩打进洞,在木桩上铺上木头,作成供人们行走。其实,这样的栈道,与其说是一条路,莫如说它是一条悬在空中的木桥。
千百年来,就是这条崎岖坎坷的山谷中,曾经叠印过多少匆忙的脚步,踏踩过多少杂乱的马蹄。鸿门宴后,刘邦带着人马离开长安,就是从这条子午道上前往汉中的。到了三国时候,子午道成了曹操和刘备相争的要道。曹将钟会曾从子午道由长安取兵汉中,梁州剌史司马勋出子午谷向长安进军,都经过此道。到了唐代天宝年间,从四川涪陵为杨贵妃进贡的荔枝,三天到达长安送往骊山华清宫,也是从此道经过的。所以,历史上把子午道又叫“荔枝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长安回首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描写子午道上送荔枝的情景。
清代和民国时期,山里人担着桐油、漆麻耳倍等山货到关中,换上那么一点食盐和洋布,终年沿着这条古道,跋涉在秦岭丛山之中。有多少父老乡亲曾眼巴巴地站在子午道上,望着青苍、暗幽的山谷,等待着亲人的归来!
如今子午道上,已经修成了宽畅平坦的西万公路,汽车日夜在公路上往来奔驰,肩担背扛的“挑扶”看不见了,昔日的子午道已成为历史的遗迹了。 (戴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