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市场摊位多了 缺斤短两少了
国棉七厂职监站受到职工群众赞扬
本报讯 目前,西北国棉七厂生活区集贸市场餐饮、副食固定摊位数和日均果、菜等流动商贩人次,都比6年前增加了一倍,而消费者常见的缺斤短两现象,在这里却很少发现。问及原因,
一些自称经常到这个市场买肉、买菜的群众说:七厂职监站检查得严,管得好。
国棉七厂职工物价、计量监督检查站自1988年4月成立以来,就根据物价部门的安排和职工的呼声,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以及以次充好、缺斤短两等变相涨价行为,列为日常市场检查的重要内容。
6年中,这些职监人员假日不休,风雨无阻,每天上午七八点钟就进入市场,先巡视各摊、户的卫生和持秤售物情况,接着,便坚守于职监站专设的复秤台前,为群众试秤、复秤。并每周对所有店、摊衡器准量情况进行两次普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去年,发现一肉贩所卖大肉颜色泛黄,经送防疫站检验,属肝病猪肉,在罚款200元的同时,还摄制录像放映,向群众宣传卫生防疫知识。今年10月23日,一位妇女买了2斤大肉,经复秤短少一两,找到肉贩质对时,该贩顺手在摊上捡起一块瘦肉,诡称买者自己走得急,未及装袋携去。职监人员看出是肉贩想逃避惩罚,即指出,补量部分未完全付给消费者,已构成变相涨价行为,对该肉贩处以5元罚款。前几年,这个职监站每天复秤80余秤次。近两年来随着群众购物买货增多,日均复秤150余秤次,并坚持对细菜短一两,肉类短半两以上者处以罚款。
与此同时,该职监站还经常了解政府限价和市内行情,加强宣传,不许进入管区的商贩随意提价多收。由于常抓不懈,这里的短斤少两现象愈来愈少,不仅本厂职工日常买肉、买菜免受了不少亏,在附近居住的干部、群众也常舍近求远地前来购物。因而,这里的固定摊位数由6年前的70多户增加到现在的150多户,日均流动商贩由原来的250人次增到现在的500人次,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张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