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办班好困惑
(热点话题)
□文/刘百宇
曾几何时,在共和国广袤的土地上,各种名目的办班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股经久不息的办班之风,刮得人眼花缭乱,刮出了一系列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
才乎?财乎
许多吃官饭的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数份各种培训通知,到旅游旺季则会更多。通知写得十二分地诱人,姜太公钓鱼,愿者自会上钩。办班的内容犹如滚动翻转的万花筒,令人目不暇接:新技术、新规划、新制度培训班、市场经济培训班、改革热点理论与实践研讨班、外向型经济高级研修班、公务员制度培训班、保镖、房地产中介、劳动工资培训班、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以及延伸到农村的服装裁剪、木工油漆、烹饪理发、摩托车修理、汽车驾驶、食用菌栽培、计划生育、广播员、会计员、治安员、农技员培训班,更有近乎天方夜潭式的针对农村盖房、丧葬、婚嫁请阴阳道士测算吉日的习俗举办培训班。
办班的组织者更是五花八门,党政机关、大专院校、学会、研究会、科研机构、各种协会、学术团体、中小学教师直至个体户,全民动手一齐办。官办的、民办的、合法的、非法的、独办的、合办的都有。更有甚者,还有拉大旗作虎皮的,用境外一些单位名义举办的。笔者就曾收到国内某刊物的通知,言称受香港某导报委托举办培训班,通知上香港某导报的朱红大印赫然醒目,颇具诱惑。
办班通知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为四化培养人才的表白,其实,组织者更看重的是通过办班而获得的丰厚利润,其中不乏非法所得。
诱人的钓饵
如果你有爬格子的嗜好,你可得注意,不知办班者从何处觅到你发表的一篇文章,于是便给你发来一纸通知,上面赫然写着你的尊姓大名,并请你把某某文章打印若干份,前来参加研讨与评奖。抑或,您已被该刊聘为特邀通讯员或记者,条件是于数日内汇去数百元(有的甚至数千元)培训费。如果你是握有一定权力的人物,办班者则对你倍感兴趣,他谙熟你已把祖国的锦绣河山、名胜古迹逛腻,面对出国潮而“望洋兴叹”的心理,于是一张外向型经济高级研修班的通知,随时在向你招手致意。办班者的洞察力,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办班所去的地方,象候鸟似的不断迁徙,夏天在东北、华北、西北;冬天到华东、华南、西南;春季赴粤闽、深圳、珠海、海南;秋季则往云贵、成都、重庆,直至异国他乡。至于参加者,根本不必关心办班的名称和培训内容,只需留心办班的地点及辐射的范围,就可以去潇洒走一回。自然,上江浙可以坐飞机直取广州绕道深圳,去郑州也可先抵西安看过兵马俑再说,办班的地点在山东,不妨先到大连观赏一下港城风貌。
据报载:某市物资局见别的部门大搞公费旅游很是眼红,很快,他们也找到了“出洋”的路子——举办所谓的“外向型经济考察研讨班”,拟定了一个以厂长(经理)为主体,局领导挂帅,所属单位派人参加,每人出资2万元公款的“三合一”方案。于是一支几十人的旅游大军大摇大摆地出国了。参观沙头角中英街,考察香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腻了,则转战朝鲜、南韩、独联体和东欧。更有甚者,还嫌这不够档次。报载:某女职员得到去香港培训的通知后,竟直言不讳地告诉培训单位,香港早玩烦了,要去就去纽约、巴黎、东京。
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间见真情。说穿了,这种培训班,大多是假培训之名行游山玩水之实。办班者与赴训者双方如苍蝇与血之关系,经过如此这般,熊掌与鱼兼得,你知我晓皆大欢喜。
高昂的代价
林林总总的各种培训班,尽管花样翻新,但有一点十分相似——收费昂贵。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上万元的也并非鲜见。
据一家周刊披露:某自治区党校市场经济研究会举办出国学习市场经济培训班,在每人已交15680元的基础上,又补交2000元,组织上百人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作所谓学习市场经济考察,耗资之巨大,令人瞠目。
另据一家权威报纸公布:目前,有关权力机关以所属协会,学会等机构的名义举办的各种学习班、培训班普遍存在乱收费的问题。这些培训班多则10天半月,少则三五天,收费却在几百元、数千元、上万元不等。某小型企业厂长苦笑着对记者讲,他们每年应付各类学习班、培训班的费用就达2万余元。一首打油诗诙谐地道出了办班的个中奥秘:“一天培训两天玩,四天五天是参观,八天九天算中转,十一二天把家还,回来还得歇几天,凑足半月花万元。”难怪有人把办班热概括为“旅游宗旨明确,去向颇具特色,人人其乐无穷,回来无动于衷。”对于公众舆论来说,办班者实在无需此地无银三百两了。他们应该彻底丢掉“热心办学,服务四化”的华美外衣,只留下大把大把赚钱的赤裸躯体。
是耶?非耶?
对风起云涌的办班热的功过是非作何评价?平心而论,办班的功利还是有的,它至少有利于思想的开窍,观念的更新,信息的传播和新技术的推广;有助于加强改革开放的前沿——东南沿海与内陆地区的交流融合;有助于借鉴和引进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为许多有志者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提供机会;可以使人才荟萃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这只是初衷意义上的。毋庸讳言,目前的办班热所引发的种种弊端,如奢侈浪费,假公济私,败坏社会风气的腐败行为等等,广大群众早就深恶痛绝。至于这种变相旅游所造成的交通拥挤,食宿困难,扰乱社会治安等问题也就不在话下了。对此,人们不禁要问:“究竟该谁来管这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