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11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报第3版 今日吴桂贤 欲说办班好困惑 给数学老师作传 南京人时尚储备职业技能 《魔鬼辞典》再续 图片新闻 刘关张谁当老大? 来自特区的报告 图片新闻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给数学老师作传

(普通人) □文/同明亮

在人们的心目中:普通人似乎与传记少有缘分。可今天我却要给我的一位数学老师作传记了。

数学老师姓杨,名向阳,我们邻村人。他是老三届的前一级,念中学时功课拔尖,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因为父亲一些历史问题,被村上与其家有宿怨的积极分子告了状,大学没有上成。他在仰天喟叹、无限感慨了一番后,就回乡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

除过生产劳动外,空闲时间他就摸索出一些简单的木工活计,赶会买些木头,拉回家做箱子柜子,再去渭北换粮食,再推着粮食回家乡有十里远的九曲十八弯的龙尾坡。生产队是个烂滩子,干部无能为力,只好混,不过也好,对社员管得还算松,不象我们村的干部眼睛老朝上翻,爱当典型,时常隔些日子就来一伙参观学习来的人,资本主义尾巴割得紧,对社员管得死。那个时候,谁家有几个壮实的会骑自行车的小伙子,能过河弄来粮食就被羡慕为本事,兴许因为这些,媒人给他说媒来了。他头一回去相亲时,人家姑娘给他把门关了:不见。好在岳丈岳母有主见:女儿将来受不了饿,他那桩虽说包办的婚姻也算成了。盖房,被农村人称作郑重其事的大事,木匠是要请的。他却没有请,自己给自己盖,这在村里是从没有过的事。前来看热闹的不少:看向阳怎么个盖法?而他则给自己壮胆:大不了就是家里那些树,全当学手艺哩。房,盖起来了,村里人眼睁得圆圆的,满村巷里称奇。而他则轻描淡写:主要是实践!做山墙时,紧张得没人了,他就先和好泥,再把胡砌扛上架去,再吊泥,一人居然干得自若快当,里里外外收拾好了,他就落了个“圣人”的称号。娶了亲,有了孩子,他的担子更重了,加班熬夜,眼里常常布满了血丝,自行车驮上箱子去渭北,严冬里头上多了顶女人的头巾,绿的红的,胡髭、头发上的霜和冰,他都不在乎,毅然前往,倍受艰辛。

七七年高考制度恢复了,他去学校听课复习,村里人说:都胡子巴茬有娃的人了还考啥大学?妻子埋怨他:咱好好过日子,省得落人的闲话。他说,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咱试火试火也不算辜负好时光,这有啥?听课他很仔细,一次老师讲《愚公移山》的古文,同村去的人听着没味叫他回去,他坐着没动,说听完回家不一样?听完了,碰巧考题上就有,另两道题是从放杂物的鸡窝里拉出来的一本书上得来的,说是书,给雨水淋得斑斑点点的,起了皱,上边还沾有干了的鸡粪,翻卷得不成样子,书的命运多象生活中颠沛的他啊!发榜时他初录了。那时录取的大都属于在某个小学,初中任教的人,照他这样一直奔波在农村的人寥若晨星。先说老三届不正式录,过了一段时间,又说老三届也录。接到入学通知书时,他的粗大的手颤动不止,老泪纵横得说不出话,事后他说,当时他真想呼喊一声邓小平万岁才好哩。

他在当地一所师范专科学校上学,村里人嘁啾,上了大学,到是好事,不过嫂子你可当心,男人难认。女人豁出去了,说:家他可以不要,他总是我光科他爸吧?这变不了。闲话总归闲话,十天半月,他还是回一次家,做做田里活,做做家里活,村里人说:还是咱的向阳、朴素,见了村里人很亲近,我到师专卖柿子,还硬被向阳拉进去吃饭喝水哩!

毕业后,他先在塬上家乡的中学任教几年,后来就调到市上的一所重点中学去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师范上学时,每次数学竞赛,他总在前一二名之列。现在、他除过还象原先的高大而外,还挺了个不小的肚皮,还穿了西服,脑门儿秃上去了,在我眼里,极象当代的伟人样子了。

我的老师也算普通,套句俗话,他平凡得如一棵小草。可他正象小草一样,在生活的风雨面前,在命运的坎坷面前,永远不低头,永远不气馁,把根深深地扎向大地的深层,去吸取力量,去傲霜斗雪,去迎接时代的春天,命运的春天。他的生活经历给了我不少的深思和启迪,这便是我十多年后仍然想起他,为他作传的全部来由。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