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12月08日
第3版
03

认真对待企业“裂变”中银行贷款悬空问题

编辑同志:

在当前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有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部分企业由于经营不当,严重亏损在还不了银行贷款本息的情况下,便钻机制转换的空子。他们以“裂变”为由,长期逃帐赖帐,严重影响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和银行经营效益,影响了向国有商业银行的顺利过渡和转化。

据西安工行北大街办事处调查,46户有转制行为的工业企业逃赖银行的贷款达2381万元;在被调查的122户工业企业中,拖欠银行贷款利息长期挂帐的,至今年8月底达2207万元。据悉,企业拖欠银行贷款本息现象目前在各专业银行普遍存在,在一些行处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造成企业长期拖欠银行贷款本息的原因,一是有些企业决策者思想观念陈旧,“老片子”演到底,产品长期不更新不换代,不开发适应市场的新产品,造成产品积压,资金周转不灵,形成明盈实亏;二是有些企业等靠要思想严重,资金不足时不在自身上找问题想办法,而是花气力跑银行跑贷款,结果是问题越多,债务包袱越背越重;三是有些企业管理混乱经营不力,在一无科技实力,二无拳头产品,三无资金或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下,还不找新出路,以盲目生产来维系微弱的“生命”。有的企业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扎个空架混日子,等着别人“收编”或申请破产。

为了尽快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特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希望政府和企业的主管部门在企业遇到经营或资金困难时,应对企业加强指导,协助企业清仓核资挖掘潜力,恢复“造血”功能,增强企业的“御寒”能力,按企业本身的实际或转产,或关并等。第二,建议银行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仍要坚持扶优限劣的信贷政策,对于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要做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主动向政府和企业的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参与解决或提出建议,其中对大中型国有骨干企业应予以支持协助扭亏增盈。对于那些只投入不产出的企业,贷款上要从严掌握。二是要更加严谨地实行单笔效益贷款,以点动带面动使企业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恢复正常。三是大力推广抵押贷款,在保证企业的资产能够抵债的前提下,发放贷款。

工商银行西安市北大街办事处 刚山河 李鼎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