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12月1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报第4版 画痴 图片新闻 异国偶见等影戏 追寻石岛 贫嘴·啰嗦·矫情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东风”是借来的吗? 脊梁 琴声中的肖像 盟姊赋词悼秋瑾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东风”是借来的吗?

□丰雨

看完《三国演义》的“赤壁鏖战”,我们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军事天才。正如他对鲁肃论说过的:为上将者,不仅能调动有形之兵,也要善于调用无形之兵,风云雷电,草木水火……

周瑜机关用尽,万事俱备,破曹操指日可待,猛然间却见风吹大纛,始想起隆冬时节,哪会有东南风?想到此,周大都督急火攻心,一时昏了过去。

对于风向问题,曹孟德却比周瑜意识到的还早。曹就对部下说过:隆冬时节,皆是西北风,周郎倘用火攻,他是烧我呢,还是烧他自己?

然而,无论是周瑜还是曹操,都犯了一个教条主义的错误忘记了一个连民间妇孺都明白的真理,即:天有不测风云!世间万物皆会有变化,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依相存。隆冬季节,固然是西北风狂虐的日子,但出现东南风的现象绝非没有可能。

诸葛先生比周曹高就高在此处。当初他就酝酿好了:欲破曹兵,需用火攻。而制定火攻战略的基础就是他已经“算”好了:近日会有东南风。

看过电视剧“孔明祭风”,几位朋友在一起闲侃。有人提出:诸葛亮在南屏山祭台上披头散发,斜披道袍,手舞足蹈,祭台上下、烟缭雾绕。难道东风真是他呼唤而来的么?这点有些迷信色彩。”对此,笔者亦有同感。也许是看时疏忽,总之,没有看出电视剧编导者对“风从何处来”有明确交待。从画面上,似乎孔明先生真有呼风唤雨之神功,那风是他祭来的。

果真如此,则削弱了诸葛先生的形象魅力。

《三国演义》不同于《西游记》、《封神榜》,后者是神话,而前者是源于历史真实的现实主义名著,他所塑造的人物皆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智的人。孔明其所以为后人所敬仰,也正是因为他是位充满智慧的人。

东风不是孔明祭来的,而是大自然的造化。孔明的高明处就在于他“上知天文,下达地理、中晓人和”,提前就预测了风云的变化。他其所以让周瑜在南屏山建造坛台,装模作样的祭风,完全是蒙蔽周郎,并借此提高自己的威望。对此,老戏《借东风》中就有明确交待。戏中诸葛亮唱道:“我算定了甲子日东风必降,设坛台祭东风戏耍周郎。”戏耍周郎,就是拿周瑜开心!

仅仅是“戏耍周郎么”?不,孔明另有一番良苦用心。那就是:名日孙刘联合破曹,东吴聚雄兵数十万,而刘备方面只派出一个诸葛亮。孔明先生也怕周郎嫌刘备方面出力太少,便要千方百计让周都督认识他个人的能量。虽一人却能呼风唤雨,功大莫焉,足抵你十万精兵。我们不欠你的!如此说来,设坛祭风就不仅仅是耍周郎,而是要借此造成一种假像,把天地风云造化之功记到他账上。

戏剧舞台上有一出戏叫《黄鹤楼》:周瑜骗刘备过江,名为宴请,实为扣押入质,逼刘备归还荆州。在这里,周瑜就夸耀他们在赤壁之战中的功劳。而护卫刘备的赵子龙却不认这个账,他认为,只有有了诸葛先生借东风之举,才会有赤壁破曹的胜利。于是,赵云对周瑜说:“借你家荆州荆州在,借我家东风你还东风!”可见,诸葛亮装神弄神的祭东风的深层意义就是:在周郎面前显示喧染刘备方面在此役中的贡献。将来好与东吴在战利的分配上讨价还价。

电视剧《孔明祭风》在这里没向观众交待情,却使人误以为是在宣扬迷信,多少有点遗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