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5年05月11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老李 杨绾现象析 图片新闻 《方英文小说精选》自序 黄陵祭祖 图片新闻 夏伯阳式的抗日英雄包森 图片新闻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老李

丁善民

老李很普通,迎面碰上,不认识的人,准以为他是哪个山旮旯的乡民,但那一身标志明显的养路服,分明说老李是铁路上的人。

我和老李谈不上认识,更不用说熟悉。那次去巴山呆了几天,听到几件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老李的形象便在我脑海中定格了,怎么也挥不去。于是,专程找了两次,皆未见到,深为遗憾,这遗憾在我离开巴山临近上车前,终于得到些许补偿。客车已进站了,同行一位说:“那就是老李”。急忙探头,只见一个身穿黄蓝相间养路服的干瘦老头在熙熙攘攘的山民中晃了一下,再想分辨,已分辨不清。

老李祖居巴山深处,后来参加了铁道兵,原以为离开了巴山,谁知不久要修襄渝铁路,老李又回到巴山,十几年风风雨雨,打隧道、架桥梁、铺铁路,在从小生活的土地上,从事着全新的事业。后来,铁道兵走了,他却说:“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还是留下吧,”又成了巴山的一名养路工,风风雨雨,筛道渣、抡洋镐、巡视线路,又过了十几年。如今已愈知天命,仍整日与两条钢轨为伴,高兴时,对着巴山吼几声,那浑厚的声音在隧道、在群峰间久久回荡;烦闷时,把脚下的碎石子踢得老远,但绝不发泄到工作上,所以参加铁路工作近二十年,工作绝无差错。大伙都说:工区没老李,工作照样干。老李成了可有可无的人物,除过工长分配工作,谁也懒得注意他的存在,但那次为希望工程捐款,老李着实让大家刮目相看了。

那是夏季的一个中午,如注的暴雨敲打着慢车的车窗,客车快要开走了,透过水糊糊的玻璃,指导员突然发现窗外有一张苍老的脸在向车内张望,忙走近,一看是老李。老李也发现了指导员,快速跑进车厢。从大雨中跑来的老李,由于没拿雨具,全身已湿透,手中捏着的10元钱也正往下滴水。指导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忙问后才知老李也要为工程送上一份自己的心意。原来几天前,指导员号召大家为希望工程捐款,当时老李正好不在工区,指导员考虑到老李家人多经济紧,也没打算通知他,谁知老李这天刚回工区,听到捐款的事,他雨具也顾不上拿,便冲到站台寻找正欲向段上缴捐款的指导员。事后大伙都说:“老李这龟儿子,觉悟还蛮高的。”

养路工中,老李居老字辈,和他一块干铁路的,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当上了劳模,老李还是养路工。别人替他不平,他说:“咱没那本事,也没那命。”没“本事”是真,老李斗大的字不识几箩筐,让他写点东西,还真不如叫他出几天大力;没那命却不一定了,有几次大伙选他当先进他说:“先进样样得走在人前,那啷个办到?”时间一长,一些老伙伴开他玩笑:“你龟儿子只配干活。”玩笑归玩笑,话却真实,老李干自己的活认真,别工区发现问题需他帮助,他也会不请自到。还是那个夏天,已是子夜了吧,劳累了一天的老李刚入睡,突然听说线路上发现夹板双折,故障地点在另一个工区的管辖区段。按说老李可继续入睡,但老李却放心不下,扛了十几公斤的夹板,就向故障跑去,处理完故障,天已发亮。老伴劝他,一夜未睡,该向工长说一声,白天休息一下。老李嘴上答应,心中却有自己的“小算盘。”8点不到,和往常一样,又早早来到工区。过了几天,大伙知道了这件事,都怨工长不该给老李派活,工长更屈:“老李没说,我咋知道?”又过了几天,在隧道口,指导员碰见正欲巡道的老李,说你真是个好党员。老李脖子一拧:“碰见你你也会这么干的。”说完,晃着干瘦的身躯向隧道深处走去。

指导员望着老李的背影,半响才说:“别看他平时说话不注意场合,做起事业,却不让人担心。”

老李的大名叫李继东,是安康铁路分局巴山工务指导区的养路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