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中华英杰(六)
林则徐(1785—1850)清末政治家,鸦片战争中禁烟派和抵抗派的主要代表。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26岁开始当地方官,为官清廉,主张革新。在湖广任总督时,禁吸鸦片,成效卓著。后受命为钦差大臣,于1839年赴广东查禁鸦片。到广州后,严拿烟贩,整顿军队,惩办不法官吏。责令英美烟贩缴出鸦片237万斤,于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与此同时,他积极加强海防,倡办义勇,屡次打退英军武装挑衅。林重视了解西方情况,派人翻译外文书报编成《四洲志》,主张禁烟的同时开放与外商的正当贸易。受投降派诬害,鸦片战争爆发后不久被革职。充军新疆期间,林则徐曾兴办水利、垦荒屯田,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洪秀全(1814—1864)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年轻时科场失意,后受西方基督教思想影响深厚。创立拜上帝会,撰写《原道救世歌》等,为农民革命进行了组织和理论准备。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两年后定都天京,主持颁布具有农民革命纲领性质的《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北伐和西征,使革命进入鼎盛时期。1856年领导集团分裂,形势顿挫。之后起用年轻将领,继续坚持革命斗争。1864年天京陷落前病逝。
左宗堂(1812—1885)清末洋务派主要代表之一,收复新疆的功臣。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开办的福州船政局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工矿企业代表之一。19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军侵占新疆广大地区,沙俄侵占伊犁。面对新疆危机,左宗棠力主以武力平定,并于1875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和配合下,经过两年战斗,大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了除伊犁地区外的新疆全部领土。之后又去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调兵备战,有力地支持了曾纪泽的外交斗争,迫使沙俄最终归还了伊犁。 (五十一)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