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邯钢经验的实质:
丢掉幻想走向市场
邯钢经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主要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职工群众,坚持“三改一加强”方针,按照市场的要求,建立起“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管理机制。用比较形象的说法就是“堆墙人海”——丢掉幻想,转变观念,下决心走向市场,实现“三改一加强”的良性循环。
走向市场、投身竞争、优胜劣汰已讲了多年,但由于身处供不应求的环境之中,往往缺乏真实感。近年,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使结构和机制的矛盾暴露无遗。一些企业似乎夜之间市场消失。此时,国有企业转换机制、走向市场才成为历史的必然。邯钢的经历,
反映了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丢掉幻想,不等、不靠、不要,义无反顾地走向市场的过程。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离开政府保护,走向市场,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目前大部分企业正经历这一过程。邯钢经验回答了现阶段搞好国有企业的许多问题。邯钢是面向市场,依靠职工,转机制、抓管理的典型;是把市场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企业内部,降低成本,调整结构,推动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典型;是将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与加强管理结合,坚持“三改一加强”,综合治理的典型。邯钢管理的具体做法不一定有普遍性,但是邯钢经验的基本精神具有普遍性。邯钢没有紧俏的产品,也没有“高、精、尖”的技术装备,同样存在着人员多、负担重、办社会的问题,政府对邯钢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优惠政策。也就是说,邯钢同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相比没有什么两样,完全是依靠自身的努力,从扭亏开始走上兴旺发展之路的,其他国有企业没有任何理由学不了邯钢经验。(摘自吴邦国《把学邯钢抓管理进一步引向深入》一文,载1997年3月25日《人民日报》,晨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