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4月12日

陕西工人报第7版 “95%”之谜 疼爱 说 钱 茶来春来 图片新闻 放弃 老师的白馒头 引路人 广告 懒人说装修 打工红房子

当前版:第A7版:百姓话题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百姓话题
07

民主测评中,胡建学为何取得95%以上的选票?“一言堂”、“家长制”的一锤定音限制防碍了什么?

“95%”之谜

文/吕进昌

原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在事发不久前由上级组织部门进行的民主测评中,居然以95%以上的优秀票高居榜首,使上级领导大惑不解。在一个座谈会上,一位领导同志问:像这样一个贪污受贿达六七十万元的腐败分子,为什么能得到这么高的优秀票?

这的确算得上是个谜,解开这个谜,有助于了解我们党风和干部人事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从而设法加以解决。

渠道太窄,“民主”并非民意。现在的民主测评之类,有资格参加的往往是由领导圈定的一定范围的具有一定职务的领导干部,不能说他们对上情下情一无所知,然而竟然投了95%以上的优秀票,说明他们所代表的是“官意”而非民意,即使达到100%,也算不得“人民公认”。所谓“走群众路线”,也往往是走“领导路线”。在我们国家,“官意”本应体现民意,领导本应代表群众,但时下二者均难一致。当然,领导中并不乏真正代表群众利益,敢于仗义执言,反映民意者,但他们往往不具备资格,即如泰安那次测评,能参加的还不到5%,打不起定盘星的。就说召开代表大会吧,那是有一定比例的群众代表的,但必须“与上级保持一致”,“把党的意图变为代表的意愿”。经过如此一番工作,便“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只好按“官意”行使权力了。过去曾有过“从票箱里跳出的县长”之类,但常被视为不正常,甚至看作民主选举的失败例。

而凡让谁当选谁便一定当上的现象,是导致“95%”现象的一个颇值得深思的原因。

民而难主,明哲方能保身。走群众路线,扩大群众的民主参与,既是选用干部的必要程序,也是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但目前存在的“一言堂”、“家长制”、“一锤定音”,限制和妨碍了干部群众民主权力的行使。现在虽然已经收缴了“棍子”,关闭了“帽子工厂”,有人却开起了“鞋店”,到时候给你双小鞋穿穿,难免不挤出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和看风驶舵的行为。例如泰安一个部门的负责同志,因向考察组反映了胡建学一些真实情况,后被他知道了,便把他视为异己力量而打入另册。横竖小腿扭不过大腿。“说了实话,完了自家”。有了这教训,谁还肯去自触霉头?只好“好汉不吃眼前亏”,明哲保身,于是只能产生“95%”了。

无法可依,奈我若何。虚报瞒报经济和社会统计数字,可依《统计法》追究其责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可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寻求保护。然而选择任用干部出现了失误,不管是因下边提供了假情况,还是因上边眉头皱出了错误决定,均没有个法律规定的说法。即如胡建学,他的判罪依据是巨额受贿,至于他用人上有那么多严重问题则奈何他不得。诸葛亮错用马谡造成街亭失守,老丞相主动“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而我们有些人却连内疚一下都不肯,顶多坦然地看作“缴学费”——不用掏自己腰包的“学费”。如此,若不产生“95%”之类的现象才怪呢。

当然,如果大家都能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认真负责,实事求是,说真话,说实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也不致于出现“95%”的。

以上大约就是“95%”之谜底。错也对也,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以上问题不解决,选拔和培养一大批可靠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