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岁了。还没有见过馒头,看着老师拿着馒头细嚼慢咽,我就充满了对老师幸福生活的向往……
老师的白馒头
文/鹿谞慧
我七八岁了,还没有见过馒头。全村过年过节也没听说谁家蒸过馒头。上小学后,老师做饭,让值日的学生拉风箱烧火,才认识了馒头。记得老师的风箱并不大,与我家的相比,小多了。别看我们在家里不愿拉风箱,但给老师干活却特别带劲。老师隔几天就蒸一次馒头。老师说蒸馒头火要大,我们就使劲拉风箱,不停地加煤。不一会儿,那锅里就冒出馒头的香味来。我们就沉不住气了,不时趴到锅边闻闻。有时趁老师不在,掀开锅盖看看,名义上是看看熟了没有,实际是想闻一闻,看一看,那挡不住的诱惑,因为我们也不知道那馒头熟了是啥样子。蒸熟馒头后,老师总是客气的让让我们。我们虽然把涎水直往肚里咽,但谁也不好意思吃老师的东西。
回到家里,拿起那黑煎饼,就想起老师的白馒头。那时我们一直吃的是地瓜干黑煎饼,有时连黑煎饼也吃不上。那地瓜干煎饼所以黑,是因为地瓜干多是让雨淋过的,地瓜干经雨一淋就变黑,不能当“爱国粮”交,只有留下自己吃。当然这样的地瓜干不但黑,而且摊出的煎饼还苦。至于麦子,更是少得可怜。每给老师蒸一次馒头,我就告诉母亲、哥哥:“今天又给老师蒸馒头了,我们老师光吃馒头。”哥哥总这样教育我: “好好上学,考上大学,当老师,吃国库粮,也天天吃馒头。”能像老师那样,天天吃馒头,成了我刻苦学习的第一动力。
当然,老师并不这样说。他虽然是一个“右派”,却总是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教育我们。他经常说:“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当解放军,解放天下的劳苦大众。”他还经常举例说明美国人民受资本家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这自然激起我们的无比义愤。好好学习,长大了解放受苦受难的美国人民。于是,这又成了我刻苦学习的一大动力。
上中学后,我发现老师不再自己蒸馒头,而是吃食堂。中学老师的生活又比小学老师上了一个档次。他们不但天天吃馒头,而且顿顿有菜。每当轮到我值日,提着水桶到食堂里打开水,看着老师拿着馒头细嚼慢咽,有说有笑,我就充满了对老师幸福生活的向往。上中学后,我家的生活似乎更困难了。上学要住校,自己带煎饼。好多时候掀开盛煎饼的瓮,看看不多了,该带二十个,就带十八个。这时,我总是想,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了,吃国库粮,让我的全家都吃上白馒头。所以,在那个年代,我一直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如今时代变了,“吃国库粮的”骄傲——白馒头,也走进了平民百姓家。吃白馒头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但今天的我,仍感谢老师的白馒头,它毕竟是我刻苦学习的巨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