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4月17日
经济生活
02

银行:储蓄服务谨防误区

去年以来,全国各地的金融系统广泛深入开展了“四讲一服务”活动,各家金融机构都力求通过规范接待语言、接待行为等,使金融服务,尤其是储蓄“窗口”的文明建设步人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轨道。然而,储蓄服务又是一门学问,在某些场合和时机,储蓄员的过份主动或热情,有时反而会招来非议。笔者认为,储蓄服务应避免步入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之一:代输储蓄密码

伴随着储蓄业务电子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保证储户存款安全,绝大多数银行储蓄所都配备了密码器。但或许是密码器年久失修,质量不过关,或许是储

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以致在有的储蓄所造成储户为输入密码需要几次反复才能完成的现象。于是,在这些储蓄所,当储户多、业务忙时,储蓄员便干脆主动为储户“代劳”,即先问清储户密码,继而由储蓄员将密码输入。殊不知,这种代输密码服务,违反了储蓄章程,违背了储户意愿。试想,如果在这种前提下,储户存单因意外丢失或被盗而被人冒领,这时,除了储户本人因将密码记在醒目处或无意泄露给他人而承担的责任外,储蓄员是否一点儿责任也没有呢?因为,这时的储户一定会说,某某储蓄员知道我的存单密码,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猜疑或纠纷。

误区之二:代填存取款凭条

根据储蓄章程,储户在银行办理存取款手续时,应事先填写存取款凭条。为方便群众,不少银行储蓄所都在营业室内设立了咨询服务台,并相应配备了专职咨询员,如有不会写字的储户来办理存取款业务,则由咨询员负责帮助填写凭条。然而,有的储蓄员遇到这种情况时,不是将储户指引到咨询台,而是过份热情地帮助储户填写凭条、办理业务。由于填写凭条和办理业务都出自储蓄员一人之手,从而为日后招来麻烦埋下了伏笔。因为一旦纠纷发生,储户可能会说,我没有取那么多钱,是某某储蓄员给我填上的数字。

误区之三:随意“打包票”

银行和储户是一种信用关系,银行在为储户办理取款业务时,储蓄员有责任提醒储户当面点清数量和鉴别真伪。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储蓄员往往处于为储户减少麻烦、节省时间考虑,便不由自主地出现这样两种接待行为:一是当储户从储蓄员手中接过现金欲进行复点时,有的储蓄员十分得体地告诉储户:“您放心吧银行的钱不会有错。”于是,有的储户因担心招来不信任银行之嫌,便放弃了复点念头;二是当储户对取出的现金真伪有疑虑时,有的储蓄员又不失时机地送上一句:“您放心吧,银行的钱不会有假。”面对储蓄员如此热情的态度,谁还好意思再一张张验钞呢?然而,正是这两句温馨的话语,却成了银行职工与储户之间纠纷的起因,因为到时储户会说,你们不是说银行的钱不会有假,不会有错吗?

令人欣慰的是,不少金融机构已经意识到这些“误区”的客观存在,如工商银行西安市分行等,他们在开展“四讲一服务”活动中,已先后把礼仪导储、取款验钞、复算利息等具体内容列入了服务范畴。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银行的储蓄服务一定会越来越远离“误区”。(康建才)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