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当代马可波要—罗可耐
本报记者张西凤 通讯员温亮浩 李海
14世纪,因为一本名叫《马可·波罗游记》的书,中国在欧洲人的心目中充满了诱惑和神秘,令他们心往神驰。意大利商人、旅游家马可·波罗由此成为欧洲的传奇人物。20世纪的今天,一位名叫让一克洛德罗可耐(Jean—Claude LE CORNEC)的法国人和他的“丝绸之路长跑——法国运动发展和成绩协会”,再次使欧洲人对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向往。
欧洲直升飞机制造公司(EUROCOPTER)技师罗可耐是位活跃的长跑专家。去年8月,他带了一支60多人的长跑队伍,从法国飞抵北京,然后沿着丝绸之路,由西安向兰州、敦煌跑去,历时21天。这项命名为“丝绸之路长跑”的活动,通过卫星、各种传媒的宣传,在法国引起了强烈反响。罗可耐回国后,受到法国参议院议长莫诺利的接见。“丝绸之路长跑”,从此令许多欧洲长跑爱好者脚心发痒。今年8月,慕名而至的80多名长跑爱好者们,将在“领队”罗可耐的带领下,踏上向往已久的丝绸之路。
4月11日,在西安古都大酒店,由负责接待服务的西铁国际旅行社的同志引见,就“丝绸之路长跑”的有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刚抵西安考察今年长跑线路的罗可耐先生。
今年47岁的罗可耐,看上去顶多30出头。瘦高个,热情、豪爽。与记者有力的握手,让人感觉到沉甸甸的真诚和自信。
话题当然从长跑开始。罗可耐说,他从小就喜欢长跑。他认为长跑能亲近大自然,与自己热爱大自然的秉性相符。作为一名业余长跑爱好者,他10岁开始长跑,30多年来已跑过欧、亚、非的10余个国家。
关于“丝绸之路长跑——法国运动发展和成绩协会”的情况,罗可耐介绍说,两年前,在美国跑完“芝加哥——洛杉矶”的行程回国,坐在班机上看云起云涌,他对自己多年的长跑作了次总结,感到其中有许多缺憾。作为从小就迷恋亚洲文化的他,竟没能到亚洲的土地上跑一跑!于是,到亚洲长跑的想法萌生了。中国在亚洲极有代表性,而举世闻名的曾在历史上作为东西方贸易通道的丝绸之路,该是最佳线路了。主意既定,仅仅两年时间,罗可耐便成立了他的协会并自任主席,他的太太出任协会秘书长。协会的宗旨是将传统中的单纯体育运动的长跑,与民间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旅游、友谊相结合。协会的目标是把这项长跑发展成世界性的活动,为中法友谊,为世界认识中国作一份努力。
罗可耐说,如今要求到中国长跑的人很多,因为各种因素,每年只能限额组队。他的太太每天要回复数百封信,打到他办公室的电话也很多。说到这里,罗可耐说虽然为协会工作对本职有些干扰,但他绝不会把业余爱好同本职工作混为一谈,所以每天7点到16点的上班时间,他只能将手机关掉,而晚上,则要为协会的事往往干到深夜。罗可耐告诉我们,协会里的每个成员,其工作都是义务的,但他们为能帮助那么多人走近中国而感到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对于他的协会,家里是支持的,大女儿虽时有微词,但说起中国还是津津乐道充满向往,由于她身体欠佳,所以跑完丝绸之路的愿望也只好寄托在热爱长跑的妹妹身上。
对于去年那次长跑,罗可耐记忆犹新。他说,60多个队员,来自10来个国家,大家都是自费参加这项活动,每人开支约3万人民币。一路的感受让他们终生难忘。更感人的是,一些知名医生、按摩师自愿加入,为长跑者服务。因为饮食和水土不服,曾有16人腹泻,还有位在途中摔断胳膊,但大家都坚持到了终点,因为中国的魅力让人不甘愿停下来。
说起今年的行程,罗可耐介绍说,今年的线路与去年稍有变动。路途更远,路况更全面,难度更大。去年由北京进,今年则由上海。然后按喀什一乌鲁木齐一吐鲁番一敦煌一兰州一夏河一西安一北京的线路跑。罗可耐说,今年的长跑将更完美,最后要在北京举行象征性的结束赛。
“丝绸之路长跑”这项揉合了体育、文化和旅游的长跑,目前已引起世界注目,是世界重大探险长跑之一。罗可耐对自己的构想充满了信心。他说:“我以20世纪的马可·波罗自誉,我要让更多的人通过走进中国的大自然、城镇乡村认识真实生动的中国。今后参加(丝绸之路)长跑的人还会增加,过些年,我的小女儿也要到中国来跑。”
临别,罗可耐为读者写下几句话:“我们对中国的美丽,人民的热情有很深的印象。我要把长跑作为体育、友谊的一个窗口,用我自己的方式把丝绸之路和中国价绍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