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生命的雕塑(报告文学)
——蒲城发电厂厂长刘长林写真
迟骋 贾彦俊
当年,刘长林从韩城发电厂调任蒲城发电厂时,望着工作和生活了5年的熟悉的厂房、水塔、烟囱愈去愈远,一种留恋之情油然而生,这位轻易不肯落泪的硬汉子,眼睛竟也有些湿润了。他依依不舍地握别送行的同事,在心底暗暗地发誓:不出几年,渭北高原将再会升起一颗太阳。
刘长林率领着蒲电人在非常的情况下,为了缩短工期,减少国家损失,早日投产发电,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顽强拼搏,荜路蓝缕,用辛勤的智慧和汗水,克服重重困难,闯过道道险关,走过了漫长而不平凡的历程,终于以目前西北地区单机容量最大的33万千瓦的机组刷新了全国试生产发电最高纪录。
当一号机组整套启动成功时,巨大的喜悦使他激动得有些晕眩。
那几千个难以忘怀的日日夜夜啊!
“好了。”
“差不多了。”
“国有企业,办得再好你个人能得到多少?给予和获取的反差太大了。”
“已是50几岁的人了,见好就收吧!”
经过几年马拉松般的建厂,繁忙的调试、消缺、紧张的一号机组并网发电,刘长林早已感到心力交瘁,力尽汗干,他真想找个没人处躺下来,什么都不想地好好地睡上几天。
“见好就收”当然不失一种为官之诀窍。现在抽身走人,另谋一个退休前过渡的官衔儿,西北电建史上会永远留下你的美名。这不是很多人为他策划的一着高招儿么?再干,稍有差池,将万劫不复,那可是一世的功名啊!
蒲城发电厂规划总装机容量246万千瓦,分三期建设:一期2X33万千瓦机组,每年为西北电网可供电量36亿度;二期2X30万千瓦机组,每年可供电量72亿度;三期2X60万千瓦机组,每年可供电量将达144亿度。整个蒲城电厂建成后,将成为西北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在这么宏大的工程面前,刘长林认为自己才仅仅迈出了第一步。
所以,对于刘长林来说,过去的一切委屈和艰难,已成为了回忆;现在的一切成就和辉煌,都成为了过去。他所展望和倾心的,永远是未来。
现在,他的中心工作是考虑如何全心全意地稳定一号机组运行,达到稳发满发,创造更长的安全周期和更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他又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二号机组的基建安装里程碑计划上。因为二号机组年内投产发电是西北电力集团公司97年计划的必保项目,是事关西北电力发展全局的大事,更是陕西“九五”战略目标能否实现2000年基本缓解供电矛盾,2002年全部解决供电矛盾的“2002工程”规划最关键的一步。目前,二号机组汽机低压缸已经扣盖,电气三带电已经验收,锅炉焊口完成29542个,占总焊口86%,土建、安装质量均受到了局质检组及兄弟单位的好评。他们争取使二号机组在年内实现并网发电,填补陕西省今年新机组投产发电的空白。
在他紧锣密鼓的奔波之下,蒲城发电厂二期工程的序幕也已徐徐拉开——可研收口工作已经结束,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也着手筹建,主设备调研及主要辅机招、议标的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他们千方百计地要保证占陕西“九五”计划中“一投一在建两开工”主要内容的二期工程按计划目标如期在年内开工建设。
刘长林心里想的,手中干的,永远都是未来。
当我们夹着采记本,匆匆地采访蒲城发电厂厂长刘长林时,心里暗暗地打鼓——我们怎么选择了这样一个不善于配合的采访对象?对于成绩之类的话题他缄口不谈;从职工中偶尔得到星星点点的信息又太琐碎,我们能写出一个共和国的厂长么?
我们与刘长林接触中,意外地发现他宿舍桌子上那整箱的还未吃完的方便面,顿时心里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感情。啊,在我们这个百禁不止愈演愈烈的用公款大摆觥筹交错盛宴的国度上,我们的刘长林厂长竟常常在默默的奔忙操劳之后用方便面充饥。
泪水,霎时模糊了我们的双眼。
朦朦胧胧中,感觉到在渭北高原这座庞大的基座上,蒲城发电厂那巍峨的厂房,那高大的水塔,那耸天的烟囱,就象是刘长林及蒲城发电厂全体职工的雕塑。
愈看愈象。 (连载五)(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