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了“窗口”更靓丽
——记省劳模、西安火车站站长韩来钓
1997年4月30日,西安止园饭店彩旗招展,鼓乐喧天,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在又一个劳动者节日到来前,隆重表彰新当选的陕西省劳动模范。
省委书记安启元在致词中说:党和政府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就在这个令全体劳动者心里暖烘烘的会场中,新当选为陕西省劳模的西安火车站站长韩秉钧,显得格外兴奋。他有足够的理由高兴。3年来,西安火车站连续在铁道部组织的客运大站评比中稳居文明车站榜首,进入全路四强;成为出席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大会的唯一一家铁路单位;连续多年荣获陕西省文明单位、陕西省创佳评差先进集体;收入由1994年的3.4亿元猛增到1996年的6.7亿元;在全国首开电子售票先河,实现电脑电话预订、售、送票一条龙服务,创造出了全国铁路客运票务改革的一个又一个第一。有的新闻媒介称他是“票务改革的风云人物”,旅客称赞他是“最牵挂旅客的人”。
韩秉钧参加铁路工作20多年来,他先后干过多个岗位:西安机务段团委书记、西安分局团委书记、西安水电段段长、西安分局房建分处处长、西安建筑段段长、西安车站站长,无论是在哪个位上,他始终都是一个闪亮的“螺丝钉”。
1991年,韩秉钧来到西安建筑段工作。建筑段担负着西安铁路分局西安地区几十个单位的生产用房,十来万家属生活用房的维修。在当时情况下,铁路成本支出格外紧张。怎样在有限的财力里,确保生产用房计划落实,有效保障职工家属正常生活成了一大难题。韩秉钧上工地,到家属区,下工区,翻资料,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认真调研。眼看着一方面某些房因故漏雨严重,却因未到“计划”维修时间,不能施工;另一方面有些正在施工的房,却死板的依据指令计划,一刀切式的换的换、拆的拆,换下的材料明明还能使用,拆掉的配件也没有任何问题,在僵死的管理体制下,却不得不该拆就拆,该换就换。这个现象触动了韩秉钧,他通过认真研究,大胆提出了一个变“计划修”为“状态修”的方案。这个方案一下就解开了绑在铁路建筑企业身上的死结。建筑段活了。维修速度、质量明显提高,而且成本大大降低。韩秉钧在西安建筑段创造的这一方法,很快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郑州铁路局在全局范围内推广了这一方法。西安建筑段连续4年荣获西安分局和郑州局双文明建设模范单位和民主管理模范单位。
注重实际,实事求是贯穿在韩秉钧整个工作的始终。1995年年底,在铁路全面走向市场,铁路客运业务竞争日益艰难的时候,韩秉钧出任西安车站站长。当时作为旅游重点城市西安市的窗口,作为西部开放开发的大门,西安车站面临着极大的压力。旅客买票难乘车难的矛盾尤为突出。由于旅客买票难,陕西高等级公路的迅猛发展,西安车站市场附近每天有200多班次开往省内和外地的长途客车,西安车站的客流大幅下降,96年一季度,下降幅度达到30%以上,超过了全路平均水平。形势极其严峻。
怎样使西安车站这个窗口,有力地服务于陕西和西安的发展成了他的一块心病。这时候,铁道部决定在全路试行微机售票试点。得到这信息后,他派出学习、考察组上北京到上海取经,自己积极向分局、路局反映情况,要求在西安站进行微机售票试点。争取来的机遇还不等于成功。他果断决策,在全路第一家彻底实现了全面微机售票,废弃库存价值几百万的常备客票,投资上千万元,一次完成售票改革,实现了售票微机化,大大缩短了旅客的买票时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
1996年10月,西安车站在售票微机化的硬件支持下,对“软件”管理模式进行全面改革,制订了一个“一切为了方便旅客,一切为了满足旅客需要”为管理思想的方案,创造性地在西安开通了旅客订票热线电话,预订3—30天内各次列车的车票,实行“订、售、送”一条龙服务,并对售票员实行工资改革,按劳计酬,工效挂钩,极大的缓解了买票难。铁道部为此专门在西安站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广他们的做法。
韩秉钧就是这样理解定位他工作的这个“窗口”的。他想的做的都是一件事——旅客,怎样让旅客走得了、走得好。为了让旅客走得好,韩秉钧下大力气,彻底解决了“电梯能看不能转,风雨棚漏雨大花脸,大理石脱落真危险”等老大难问题,整顿站车秩序,美化站容站貌,推行文明用语,实行明星服务制度,明星上水工制度,投资修建4、5站台风雨棚,清除站台杂草和白色垃圾,添置花木,开展大规模的职业道德教育,实施文明服务承诺,与全国十大客运站一道发起“以诚待客,文明服务,争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火车头”为内容的“十站十车”倡议,带动全路掀起文明服务的高潮。路风建设取得一系列好成绩,连续获得郑州铁路局和西安铁路分局的嘉奖和表彰。全国和陕西的不少媒体都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了大量连续报道。
这一切,就是一个劳模艰辛的劳动与付出。
为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技术素质,站长韩秉钧经常出现在讲台上。 宝同摄影刘谦国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