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专家咋去看大门
魏 青
据《北京青年报》载:河南省汝州市前不久发生了一件怪事:20年来一直研究汝瓷,被国内专家称为汝瓷第一人的朱文立,因为市文化局负责同志觉得“不好管理”而被安排到一个影剧院去看门。朱文立是唯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汝瓷专家,原汝州市博物馆名誉副馆长、高级工程师。1994年8月,联合国向他领发了“发明创新物质之星奖”。汝州市文化局局长马保国表示,这是“实行竞争上岗,优化组合”的结果,并干脆承认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朱文立是拔尖人才。
用工上进行优化组合,让能者上,庸者下,本无可非议,但如果像一些单位和部门的一些领导那样平时教育部下“多学业务,争当标兵,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在内心深处和骨子里却又极怕一些部下在各方面超出自己,使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使自己的脸面过不去,打发你到一个发挥不了一技之长的“看门”之类岗位上去,那有点费思量了。
朱文立是不是拔尖人才,大家有目共睹,而汝州市文化局局长马保国干脆承认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朱文立是拔尖人才,不知是马保国眼睛长斜了还是朱文立“眼里没水”,将朱文立优化下去看大门似乎“罪有应得”。
从国家级专家被迫去看大门,到前不久某省一位新分配的女大学生被分配去厕所收费,再到目前一些单位人才沉底的现象,它反映了在用人体制及优化组合上存在的一种现象,此种现象不除,人才会变庸才,庸才会变“人才”,极大地阻碍生产力发展。奉劝那些乱舞权力棒的为官者,多一份宽容和大度!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