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6月21日
劳动视野
02

你干得好吗?

——九名再就业女工寻访记

省总首届下岗职工再就业洽谈会已经结束半个月了,通过这次洽谈会,有2000多名职工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在新岗位上干得怎么样?他们习惯新的环境吗?新的工作单位对这些下岗职工印象如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于近日走访了在陕西开元制药有限公司上班的9名下岗女工。

在开元公司包装车间,9名女工正手脚麻利地干活。她们将标签从一大张纸上撕下来,贴到注射液的小瓶上,然后将这些小瓶装入盒内。工序并不复杂,也不需要多少技术,女工们却干得很认真很投入。见我进来,她们一边干活,一边爽快地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刚来时还有些担心,不知道人家要不要咱,对咱怎么看。一进门,接待的同志很热情,我们紧张的心情立刻就放松了。试工期只有三天,有的人干得慢,心里很着急,人家就将试工期延长到一个星期,还劝我们不要急,我们反倒不好意思起来,心想咱这么大年龄了,好不容易找份工作,可不能丢人呀!大家互相鼓劲帮忙,手就渐渐快起来了。这里环境好,领导关心我们,老师傅小师傅整天都是乐呵呵笑咪咪的,像个温暖的大家庭,让人心情特别舒畅,觉着自己好像比在家呆着还年轻了。有时领导还问我们干得累不累,劝我们歇一会儿再干,对待遇工资有什么想法,这让我们很感动。这里工作不计件,我们却只想着要多干,干好,要不怎能对得起人家。这和在厂里时大不一样。原先是看着领导眼色干活,现在这里只看工作实绩,大家各负其责,相处得很好,这里是真正干事业的地方。我们好些人都是厂里的班长或模范,不是那种偷懒不想干活的人,我们会把大厂好的工作习惯带过来,为开元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全部力量。

一听着女工们的述说,我暗自思忖,开元公司是家只起步一年多的小公司,生产人员仅20多人,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比起来,它只算个小兄弟。国有企业目前的困境,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在如何管理人这一点上,和开元这样的小企业比起来,却是值得借鉴的。

从车间出来,我和开元公司刘家全总经理攀谈起来。刘经理说,这些下岗女工平均年龄45岁,最大的已48岁,都是在国营企业工作20年以上的经历。她们工作干得非常好,这大大出乎了他们的预料,这些人素质高,受过正规化训练,管理起来也很轻松。他顺便讲了发生在这些女工身上的几件事。郭晓梅那天早晨起来晚了,她一看骑车已赶不到公司上班,就拦了辆出租车,将自行车架在车后,准时赶到公司,当时她口袋里只有两块钱,车费8块8毛钱还是她到公司后借钱付的;阴晴娟和王桂香家住得远,坐公共车不方便,又不会骑车,两人每天清晨都是结伴步行整整一个小时来上班,下午再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走回去;有次刘经理问女工们工资低不低时,女工们回答:“我们不是来发财的,只要心情好,有活干,我们满足了!”说着这些时,刘经理的声音都有些变调,看得出来,他被女工们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他表示,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他打算聘用更多的下岗职工。

采访已经结束,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仍是女工们的音容笑貌。她们经历了下岗的阵痛,又毅然走上了新岗位,那笑容里分明洋溢着一股不屈的精神,有了这股精神的支撑,她们将会踏出一片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本报记者朱碧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