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铭是一首诗
文/韩起
徐剑铭是一首诗。
这首诗寥廓散朗,气韵生动。投人进去阅读,会味之不尽。著名女作家冷梦女士,认真阅读之后,向我惊呼:太感人了,太生动了,简直是一首生命之歌。于是她停下进行中的长篇写作,写起徐剑铭来。
徐剑铭16岁进工厂学徒。因他的才情,他的仗义,他的仁善,博得人望,上下皆昵呼他的乳名毛三儿。沿续至今。年轻人觉如此称呼不敬,叫师傅又觉不亲;称叔,嫌过,称哥,欠尊;便生发出一个别致的称呼:徐叔哥。凭着徐剑铭的才气,发为诗文,便如黄河之水,春蚕之丝,其深无底,其出不止。然后便走出工厂,当了《西安工人文艺》的主编,然后成了陕西省作家协会的理事,《西安晚报》的编辑、记者。在他跌宕于人生风暴时,他的工人兄弟凄风苦雨中追寻他至河畔,毫不客气地朝他屁股踢去,喝道:“毛三儿,你还算啥男子汉。这算个啥事嘛,你个没出息的!”当他从羁旅中归来,又是工人兄弟为他庆贺,接风。厂工会主席对他说:剑铭呀,你是从咱厂走出去的。咱们了解你。你是个老实人,不会斗心眼子。在外面吃了亏不要紧,还回来。你还是咱们厂的工人。平日满腔侠雄硬气的徐剑铭,顿时泪飞如雨。
在陕西文坛,徐剑铭口碑甚著。不仅因为他笔墨上的才气,更得益于他处世的中庸。他处朋友总是有情有义,温润暖人。他做事认真,投入。他做刊物主编,报纸编辑,总是无私提携后进,北京的当今著名青年编辑冯俐,至今尚称徐剑铭为徐叔。她对我说,文坛上她叫叔的只徐剑铭一个,今后也不可能再有第二个,说徐剑铭是她一生中碰见的最无私的一个人。徐剑铭的这种品格,春风春雨般的,还滋润了无数的文学青年。其中不乏今日已成文坛大家巨匠的。就在1983年,陕西省作家协会召开第3次代表大会。当理事名单交各组讨论时,我作为一个组的召集人,见名单上无徐剑铭,便提出应当增补徐剑铭为理事。搏得全组代表响应。当各组召集人向主席团汇报讨论结果时,其它组反而先我提出增补徐剑铭为理事的问题。由于意见过分一致,主席团当晚召开紧急会议。那当儿理事的数额是经上级批准限定的。为补徐剑铭,主席团当时决定设顾问一职,由一老作家为顾问,让出一理事名额补入徐剑铭。由此可见徐剑铭的人望。
徐剑铭出身寒门。但他天资颍绝。打从18岁进工厂,不久,便在陕西的文坛,以他才气贯注的诗作掀风起澜,成为陕西最年轻的一个诗人。一次厂里进京搞产品展览,特请了一位著名老诗人写解说词。写了一个月,竟不可用,领导焦急如火又束手无策,年方二十的徐剑铭便在一夜之间突击写出全部解说词。他出手迅捷,迅捷而不浅薄,不冗杂,气蕴充足,奇思叠出。徐剑铭为人朴厚拙讷,与人交而有信,朋友的圈子也格外辽阔。也许正由于此,所以在他人生苦旅中,突然遭受邪恶的台风袭击时,他才表露出那么卓迈的浩浩静气。
我阅读徐剑铭,便是在阅读一首富积琼瑰的诗篇。十一年前,在陕西省政法学院里,身在法庭面对法官,在那样一个森严肃峻的场合,徐剑铭向数千观众,以一种一啸而足的豪情,亢声放言:“永远记住我是人民培养起来的/我将永远为人民而歌唱/即使风浪打翻我生命的小舟/这信念也会化作彩虹/在彼岸的沙滩上闪烁。”至今这诗依然在我心中回荡。这首诗,就是徐剑铭,徐剑铭就是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