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有头剑齿象
王新民
在旬邑县博物馆内,陈列着一具大象骨架,这就是古代旬邑黄河剑齿象复原骨架。这具大象骨架高4.3米,长8.45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古象化石。伴随古象化石的出土,近十年来,考古和地质工作者在旬邑境内的沟壑梁峁间,仅古象化石群就发现了6处,出土各类古化石345件,除古象化石外还有许多2.3亿年前到1亿年前的古鱼化石,300万年前的犀牛、羚羊、三趾马、狍子、新芦木化石等。
这头古象化石的发现,给我们揭示了1亿年前的渭北高原碧野绿浪,气候湿润,浩瀚的汪洋大海里鱼翔鸟游,岸边的热带树林里百兽戏嬉,万物祥和,青山绿水,情趣盎然。后来大地发生了巨变,昔日的海洋变成清水溪流,无垠广阔的热带森林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大约300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骄阳似火,蒿草丛好象要燃烧起来,飞鸟归巢,万兽避暑。一头成年象躺在草原的低洼阴凉处闭目乘凉,鼾睡不醒。突然间天气骤变,阴云翻滚,雷鸣电闪,大雨如注,哪头正在鼾睡的大象还未来得及醒悟,就被飞泻下来的泥流深深地埋在地下了。
1995年旬邑县后掌乡西塬村村民梅玉岱在挖垫圈土时发现了泥土里有一段洁白的象牙,后经挖掘并聘请西北大学地质专家装架复原后陈列在旬邑县博物馆,供游人观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