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六必居不用“三爷”有感
舒扬
据载:驰誉中外的北京六必居老酱园,不仅酱菜出名,在经营管理方面亦有许多独到之处。其中之一,六必居规定,企业不用“三爷”(即少爷,姑爷和舅爷),因为“三爷”不听使唤。这样,六必居不养吃闲饭的人,经理也便于管理职工。 (《纵横》1997.5)读罢,又勾起了笔者对“工厂闲人”现象的思索。
时下,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亏损严重。原因一大堆,措施一大套。而实践中仍是举步维艰,收效不大。究其根本原因,笔者以为根子仍在人。人“不活”,企业难活。
据闻:某企业,中层以上干部的老婆几乎全在二线岗位,上行下效,工厂里凡是有点“门道”和能耐的人都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家属、子女活动到二线岗位。再加上社会上一些见不得又惹不起的“衙门”老爷安插进来的七大姑、八大姨,于是企业里便形成了一支相当可观的二线队伍,使企业的一、二线人员呈倒三角形结构。据估计:一线生产工人只占企业总人数1/3的工厂不在少数。有时竟出现一个一线工人加班,五六个二线人员跟着加班围着转的现象。工厂怎么会有效益?
“工厂闲人”现象违背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工厂闲人”实质上演变成了吞噬企业利润,损害全体职工利益的食利层和寄生层。为了企业的生存,实行减人增效,还需痛下决心,学六必居不用“三爷”,学江苏锡山市前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减人先减自己的老婆,亲属。倘若“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恐怕是“长此以往,企将不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