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国就业制度进行重大改革
劳动预备制度试点工作全面铺开
据新华社电 劳动部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今后将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就业方式,城乡初、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的青年,必须在就业前参加1至3年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资格后才能实现就业。这是我国就业制度从安置就业向素质就业转化的重大转变。
劳动部已选择就业任务较重、职业培训和就业工作基础较好的36个试点城市开始了这项工作,目前他们正在进行招收第一届学生的准备工作。明年4月,这项制度将在全国推行。
这项改革措施为城乡初、高中“落榜生”提供了一个好消息。他们可以到有关劳动部门登记报名,9月免试入职业培训学校培训1至3年,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帮助下实现就业。这项制度明确规定,今后的初、高中毕业生只有在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后,才可就业。
劳动部职业技能开发司司长张小建说,过去,大量刚从初、高中毕业的青年,未经过职业培训就直接就业,影响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据初步测算,“九五”期间,全国初、高中毕业后未能升学的青年劳动者将达2100万人。通过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可以提高青年劳动者的素质能力,延缓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