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开会到底该发啥
晓民
时下,一些单位利用会议滥发“纪念品”,如工作会、职代会、观摩会及有关专业性会议,逢会必发,人人有份。美其名曰“纪念品”,实际上却是毛毯、高档服装、不锈钢保温杯、保密箱、香港回归纪念币之类的商品及有价证章。这种变相滥发物品的现象,不免使人忧虑。
凡是会议一般都少不了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当说,他们不是对纪念品或不是纪念品缺乏辨别能力,也并非不懂得有关财经纪律和廉政建设之规定。利用会议滥发物品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思想上出现了误区。一些会议的主管部门认为,开会不发东西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就无法显示会议的气派,怎能不顾及领导者的威望和面子?于是就搞“花架子”,巧立名目发放明显不该发的纪念品。二是攀比风使然。现在举行会议发什么,已在一些单位之间出现了效仿、追逐的倾向,往往是你无我有,你有我特。效益好的单位变相地乱发,亏损企业即使贷款发工资也要有所表示,从而导致各种会议“纪念品”过多过滥。
成功的会议旨在务本求实,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倘若逢会滥发物品,慷国家之慨,即使这样的会议多么的及时和重要,制定的计划、目标和措施又是如何的周密和具体,而让人们真正自觉地落实起来不免打些折扣。如此看来,应当狠刹这种滥发物品的腐败之风,否则,人们真担心现在堂而皇之滥发高档和控购商品。那么,若干年后开会还会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