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误闯孤独
文/王芃
进入中专后第一次考试,初中阶段例来都是年级佼佼者的我落到了全班的中下游水平。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别,使我茫然无措。我怀旧了,消沉了,我后悔当初的选择,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再热心参加班上的各种活动,也不去主动地和同学们交往。每天独自在宿舍、教室、饭堂之间构成简单的几何三角形,寂寞的情绪笼罩着我,怎么也甩不掉。古城的第一个冬天,特别冷,特别长。
学校门前有段废弃多年的铁道,我常常呆坐在铁轨上,看陇海线上列车往来、行人匆匆、黄土飞扬,口中沉吟着“日暮乡关何处是”的诗词,想念绿水青山的家园……
就在我整日沉溺于“剪不断,理还乱”的心境时,排长走进了我的生活。这是中专第二年发生的事。每当新生升人二年级,学校都要搞一个月的军训。由兰空某部负责。每个班编制为一个排,我们的排长是一个肩扛四条竖杠的老兵,年龄也就是二十一、二吧。他戎装严整、英武神气,一举一动规范潇洒。全班同学都非常喜欢排长,我也不例外。在排长的精心调教下,每日单调地重复着立正、稍息等动作,也丝毫不觉乏味。我很有兴致的去做好每一个动作,倒还有模有样。军训的时光,我是快乐的。
许是偶尔流露出的郁郁寡欢引起了排长的注意,一日军训间隙,排长走近我,问:在想什么?老是闷闷不乐的?我笑道:没啥,就是想家。排长又问:都上二年级了还想家?我懊悔地说:真后悔上中专,远离父母和老同学,和现在的同学又呆不到一块儿,我当时要上高中就好了。排长说:过去的事就不要再多想了,过好现在每一天最重要;你们班的同学挺不错的,多聊聊会相处好的。我不置可否的笑笑,心里却是若有所动。
排长常常和我交谈,毕竟是远离家乡的年轻人,共同语言很多。排长向我讲述他的故事和军营里的趣事,我也向排长敞开自己的心扉,诉说着自己的烦闷。
军训结束了,排长的身影却怎么也抹不去。我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心理上的严重障碍,一年的独处,我几乎不会和人相处,对任何事都缺乏热情和信心,我总是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而忽略了现实生活的意义。
我尝试着改变自己,主动地去和同学们交往、参加集体活动、给校刊投稿……日子安排得满满当当,竟然没有时间去想家了!
渐渐的,我冲破了自己编织的那个“蚕茧”,重新变得开朗、自信。我有了好朋友,还当了校刊编辑,校庆时上台演小话剧,参加中专学校计算机竞赛。我的学习成绩也直线上升,学年末,学习成绩跃居全班榜首。
多年以后,再想起自己曾误闯孤独的樊笼,我感慨万千。那段敏感、伤怀的岁月差点毁了我。感谢排长,他帮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再塑了一个自信的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