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现代家庭经济收入多渠道
曾几何时,人们相互询问经济收入时最常用的话不外乎“工资多少”,而如今就不同了。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社会就业状况的变化,家庭成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许多家庭获得经济收入的渠道和途径日渐增多,单纯“靠工资吃饭”、家庭收入单一的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家庭经济收入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
一业为主多业发展
以前,能够拥有一份固定的职业,获得一份工资收入,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但现在,许多家庭成员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工资收入,他们在干完干好本职工作获得固定工资收入的同时,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技术及其他方面的专长和优势,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广开财源,增加收入,“星期天工程师”、“业余打工族”、“星期天保姆”、“星期天导游”等等便应运而生。周某1991年大学毕业后便在一煤建公司担任会计,经过努力两年获得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近年由于公司效益差,工资收入经常不能满足家庭开销的需要,他便应聘担任了两家私营企业的会计,利用业余时间为其处理帐务。虽然辛苦了一点,但这样一来他每月的工资收入却多了七、八百元,不仅解决了家庭开销问题,一年下来还有了3000元的节余。
多方投资广辟财源
如何用好手中的钱?怎样以钱生钱可以说是每个人在投资时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以前,人们有钱便会毫不犹豫地存入银行,而现在,人们投资理财的意识却发生着根本变化,“有钱存银行”的单一理财模式正在被打破,人们投资不再单打一存银行,而是分散投资到诸如股票、债券、文化收藏品、邮品、保险等多方面,形成一种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的“复合型”投资新模式。
大家都知道,前些年,人们对国库券可没有如此的热忱,虽在购买,但在某种程度上总带有一些不情愿情绪,总有些别人要自己买的感觉。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现在人们对其认识可完全不同了,许多人已不再是别人要他买,而是自己争着买。
我国的股市在经历了1992年、1993年的狂热,1994年、1995年的低迷和1996年的休养生息之后,目前已步人稳步发展阶段。特别是针对1996年底的股市暴涨行为,国家出台了规范股市管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系列措施,以法治市,使广大投资者信心增强。谁都明白股市风险大,但也更清楚其收益高,因而,这几年投资股市的人越来越多。
小小方寸世界的邮票,既有收藏价值,又有增值价值,因而邮票市场也是许多人投资的地方。今年以来邮票市场持续升温,邮品价格不断上扬,交易火爆,热闹的邮市吸引的投资者已越来越多。
另外,收藏购房等目前也是人们进行投资的主选渠道。
一家人,有的在岸,有的下海
前几年,许多人在“下海”潮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形下蜂拥“下海”,但紧接着又有一些人“呛水”而狼狈返岸。现在就不同了,一些家庭在增加经济收入上实行的是一种特殊的工作“双轨制”,即由一部分家庭成员从事固定工作,使家庭能够获得固定的经济收入;另外的家庭成员则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放弃固定的职业,从事个体、自由职业等收入较高的工作。这种工作“双轨制”的优势十分明显,从事固定职业的家庭成员和从事自由职业的家庭成员的经济收入以实现互补,更重要的是一旦有一天从事自由职业的家庭成员在经济收入得不到保证时可以返回岸上,可凭有固定收入的家庭成员的经济收入维持生活,不至于因“下海”失败而“全军覆没”;同时,这种“双轨制”最大的好处还在于这些家庭成员从事自由职业后所挣到的收入往往要比从事固定职业时高得多,能够为家庭增加收入。苏某与妻子原同是一中专学校的教师,苏教计算机课,其计算机技术确也过硬,前几年利用业余时间为别人进行一些技术指导,不时也得到一些额外收入。1994年,夫妻俩盯准计算机技术培训经济潜力大这点,经过商量,苏辞去公职,和几个大学时的同窗合作办了一所计算机技术培训学校,去年又利用积累起来的资金上软件开发项目。到现在,不仅学校规模越来越大,而且计算机软件开发也进展得相当顺利。谈起自己这几年来自由职业的感想,苏显得很轻松,问其是否打算让妻子也出来,他的回答很干脆:“不会”。
家庭收入渠道的增多使不少家庭通过自己的勤劳和胆识走上了富裕之路,步入了“小康”,商品房、小轿车、家庭电脑等等以前所不能想的高档东西逐渐走进了他们的家庭。同时,由于他们经济收入的增加,其家庭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