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8月30日
生活广场
06

注重“感化”之功

文/袁丁

报载,天津市一女性出租车司机捡到乘客失落的巨款,占为己有后将此款用于治疗眼疾。当其以千元现金酬谢主治医师被婉言谢绝时,该女为医生正派的医风所感动,终于坦白了昧金之事,结果托医护人员按所检失主名片之线索将巨款归还了失主。

上述事例说明,一些人的正义之举和良好风范对另一些人会起着某种影响和感化作用。这使笔者想起另一则也是从报上读到的趣闻:一位解放军战士去邮局向灾区汇款,途中因急于救护不幸遭遇车祸的受伤者而让人偷走了放钱的挎包。不料数日后所失钱物又回到了军营。原来两名小偷拆看了战士准备寄往灾区的信件,面对战士无私奉献精神深感羞愧,不仅如数归还了钱物,还在附信中发誓从今以后洗手不干,要重做新人。良好行为对于后进人物的感化效应于此可见一斑。

时下党风和社会风气方面的确存在许多不良现象,以致成了国人引以为忧的热门话题。然而这些迫切希望风气好转的人,一旦到了自己面临选择的时候,却往往不能以清正无私的形象壮大先进感化落后,而是自己也加入了搞歪使邪的行列。前面所提及的医师和解放军战士如果象他们这样真正“从我做起”的人多些、更多些,受教育被感化的人也必将相应增多,“风气”的彻底好转岂不是更有希望?

行文至此,笔者突然觉得那位女司机甚至连那两个小偷也有可嘉之处。倘若他们在先进典型面前不受“感化”依然故我,不仅个人陷入了岐途,于整个风气的好转更是无益。“人往高处走”,攀比先进而不追随落后,连为世人所厌恶的小偷也能被感化,可见绝大多数人的良知并未泯灭。倘若我们的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来带头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坚持不懈地做好树立典型宣扬先进的工作,注重“感化”之功,那么全社会必将出现一个崭新的精神文明的大好局面。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