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双黑布鞋
□文/杨燕
搬家时,清理出一双白布底、黑条绒面的、手工制作的布鞋,崭新崭新的,从未上过脚。我仔细端详它,当时的情景顿时从尘封的记忆里闪现了出来。
这双鞋,还是七十年代初,我刚人伍不久,母亲给我邮寄到部队去的。母亲当时在信上说:你有脚气病,总穿发的胶鞋不好,不训练时,就穿上这双布鞋吧,脚会舒服些。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却没有穿它。是舍不得穿,还是当战士不允许穿,或是自己嫌“土气”不愿穿?总之,这双母亲手做的千层底布鞋是留下来了,而且至今仍是崭新崭新的。
母亲是位勤劳善良的人,文化不高,工作又很辛苦,我们兄妹四人从小到大,身上穿的衣服,脚上穿的鞋子,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制的。小的时候,我们经常是在缝纫机的“嗒嗒”声和纳鞋底的“咝咝”声中入睡的。一觉醒来,仍看到母亲在不停地忙碌着。特别是过春节前,要让四个孩子在大年初一的早上都穿上新衣、新鞋,母亲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母亲在当地是有名的巧手。打记事起,我就常常看见她在一块块雪白的布上画些花呀、鸟呀、山呀、水呀什么的。这些都是母亲娘家的一些姑娘,专程从上百里外的农村赶来,请她画的绣品底样,绣好后当嫁妆用的。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母亲亲手给我做的一件马甲背心,黑缎子面料上绣着五彩缤纷的花鸟图案。母亲的鞋做得也是很好的。做鞋底时先要选用比较结实的白布或浅色旧布,再仔细裱糊成袼褙,然后裁成鞋底,用线绳或麻绳密密地纳结实。鞋面则要用结实的条绒布来做,这样既耐穿又美观。
时过境迁,社会发展了,大工业生产早已代替了繁重的手工操作。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手工做的布鞋到底不如机器做的漂亮。皮鞋、旅游鞋谁没有几双,就是布鞋也是从商店里买来穿。母亲熬夜做鞋的那个年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我庆幸自己当时没有穿这双布鞋,因为后来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大好,做不成鞋了。这双鞋也许是她做的最后一双,起码应该是保留下来的从未穿过的一双。母亲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智慧养育了自己的儿女。母亲把对我的爱和牵挂一针一线都缝进了这双布底黑条绒面的鞋里。我将永远收藏好它,收藏好母亲对我们那一片温热企盼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