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奏腾飞美好旋律
——记西安高压开关厂发展步履
文/金晨
座落在西安市西郊电工城内的陕西省先进企业——西安高压开关厂,苦练内功,勇闯市场,开拓了企业生产经营新局面。工业总产值由1990年的15000万元上升到1996年的58018万元;实现利税由1990年的1332万元提高到1996年的4986万元;1996年出口创汇1221万元。今年6月份又以完成工业总产值6000万元,创造了该厂历史月产最高水平。西开厂走上明星企业之路,与企业有一个开拓、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密不可分。
开场三步棋
西开厂也曾“走过麦城”。1989年末,该厂老产品严重滞销,而受市场欢迎的SF6全封闭组合电器因受工艺条件制约产量上不去,工厂面临着严重亏损的局面。这对刚刚上任的西开厂厂长丁志文和厂领导一班人无疑是严峻的考验。丁志文和厂领导一班人没有急于搞什么“烧三把火”,而是先到市场去寻找企业解困的钥匙。班子成员分口出击,上北京、下江南、奔中原、去沿海、走国外,调研市场,访问用户,联系合作伙伴,寻求上级部门支持,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沉寂了近半年时间之后,厂领导班子终于推出了扭转企业被动局面的“三步棋”。
第一步棋:压缩老产品、扩大新产品,1990年当年拿下华飞、武钢、天生桥和安康“四火工程”的SF6产品。这个是被称道是“一鸣惊人”的行动,按当时西开厂的生产能力,连职工也认为是“天方夜谭”。为了确保工程进度,领导班子提出了从管理到技术等一系列严格措施:把“四大工程”总计20300多种零部件进行分解管理,从供应、加工、组装、试验、解体、包装,一直到发运和售后服务项项都有具体措施。作到全厂干部工人人人岗位责任明确,奖罚分明。经过二百多个日日夜夜的鏖战,不仅拿下了“四大工程”,而且比原计划提前了一个月。
第二步棋: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对产品生产的关键工序——铸铝、焊接、环氧树脂浇注和金加工进行“四大工艺”改造。这是使西开厂脱胎换骨之举,需要资金1.3亿元。要增建新厂房,增加新设备和引进新技术,这对当时资金捉襟见肘的西开厂谈何容易!为了筹措资金,领导班子成员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部门和银行争取贷款,一方面清仓核库,盘活资金,压缩经费指标,深挖财物潜能。与之同时,狠抓引进技术、引进设备和工程质量关,经过三四年的奋斗,1995年“四大工艺”改造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
第三步棋:进行大规模的工艺路线调整。这不仅有大量的设备迁移和技术问题,而且还有大量人员流动带来的思想问题,领导班子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双管齐下”,经过两次工艺路线调整,顺利完成了对原有半封闭生产组织的改造,清除了新老产品工艺路线不平衡的负效应。
这“三步棋”是三步铿锵的开拓脚步,使西开厂生产能力一下子从原来的1亿元左右迅速提高到8亿元左右,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以雄厚的实力成为全国开关企业的排头兵。
琴瑟合谐民心勇
西开厂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全厂职工齐心协力的奋斗,而这种企业的凝聚力量,首先来源於企业有一个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
丁志文厂长常说:“企业领导班子就像一架琴、琴弦和谐,就能奏出美妙的音乐”。省劳模丁志文厂长,已六十开外,但老骥伏枥,志在企业,市场意识强,业务精、为人厚道,特别是那股为企业工作的虎虎生气深得班子成员的敬佩。荣获西安市优秀党务干部称号的该厂党委书记党谦信,是位办事干练有道的部队转业干部。荣获全国总工会优秀工会干部的该厂工会主席刘玉宝,工作扎实,办事公道。还有年轻有为的总工程师、“老黄牛式”的生产副厂长和人事副厂长、技术副厂长、总会计师、总经济师等都是业务精通的行家里手。他们各负其责,各有所能,相互支持,相互谅解,共同弹奏西开厂腾飞的美妙旋律。
在调动职工积极性上,他们善于运用有限的财力和运用荣誉杠杆作用激励职工。去年结合“对内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高企业知名度”的建厂4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了评选“十佳职工”、“优秀中干”、“十大青年标兵”等活动,并对获奖人员给予重奖。
住房问题历来是职工关注的焦点,在多次分房中他们不是简单地论资排辈,而是拿出20%用于奖励有突出贡献的职工,有的刚进厂不久的大学生由于工作优异,便提前分到住房,形成谁为企业做出贡献就会得到企业照顾的政策导向。丁志文厂长曾许愿,三年解决六百户职工住房问题。然而三年不到就有634户职工搬进新居。今年他们又正在为实现200户职工搬进新居的目标而努力。厂领导关心职工生活,职工们能不为企业发展尽心竭力吗?
靠实干扩展优势
实干就是实实在在,劳心出力,一步一个脚印。西开厂领导班子实干的工作作风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就是凭着这种实干作风,企业每走一步都铿锵有力,富有成效。
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制开发使企业增强了后劲。1993年西开厂就有六个110KV到500KV的全封闭组合电器通过国家科委、电力部和机械工业部的鉴定,其中四个产品可直接投入批量生产,主要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去年又有两种产品通过两部鉴定。第三期中日合作生产新引进的三个新机种完成了样机生产。从而使西开厂面对市场,在产品开发上做到“生产一代、研究一代、规划一代”的良性循环。
全方位经营为西开厂拓宽了发展之路。几年来该厂曾先后与外商合资兴建了五个合资公司。这些企业运作正常,发展势头良好。最近,西开厂又与日本三菱公司合建了生产中压产品的合资企业,为工厂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严治厂敢动真格的。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扩大西开产品的市场份额,他们将订货指标按区域、按人头分解,实行“钢性”考核,保证企业订货任务的完成,1996年底就为97年订货6亿多元。为了扭转过去经济关系模糊的局面,他们健全了原材料、辅消材料及外购件采购制度,明确审批职权范围。对外购外协厂点进行重新审查,并对生产必备条件实施考察,对有明显问题的65个厂点予以撤销。为了解决工厂长期超储,积压物质和资金滞留等严重问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他们治标和治本相结合,去年便盘活资金2029.35万元。
对于企业存在的问题,他们敢于自揭疮疤。由于近些年生产经营形势好起来,部分干部职工便翘起尾巴,造成部分产品质量下降。面对如此情况,厂领导不是护短,而是敢于公开揭疤。他们大会小会讲清利害,一方面强化质量责任制与质量指标考核,仅去年一年就对21个质量责任部门执罚30次,对于质量责任的个人执罚46人次;另一方面建立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邀请日本专家来厂进行四个月的质量管理诊断,在全厂开展保证产品质量的除“五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