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带·班子·票子
——铜川市国企扭亏问题简析
李保成
企业亏损尤其是国有企业亏损问题一直困绕着铜川市经济健康发展。1994年该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额为22389万元,1995年为24886万元,1996年为26584万元。由此可见,近年来铜川市企业亏损有加剧之势。如何使亏损企业走出困境,扭亏增盈,本文将从改制、班子、票子三个方面对工业企业亏损情况进行剖析、探讨。
改制
企业亏损的“根子”是体制问题。长期以来,铜川市工业企业形成了一整套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必然要受到冲击和改革。如果我们仍然沿用一些旧的管理办法,来管理、经营企业,必将失败。所以说,在企业的改革过程中关健要解决好体制问题。
个体私营企业之所以能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效益迅速壮大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机制灵活,责任明确,效益直接与每个人挂钩。我们一些国有企业体制的不健全,造成人员浮肿,管理混乱。一些企业一线活和脏、累、差工作基本是雇临时工或协议工来干,一般工人甚至一些企业领导的家属均成了管理人员,靠临时工或协议工养活,享受着国有企业正式职工的“特殊”好处,试想这样的企业能不亏损吗?
企业要搞活,必须进行改革,进行改制,改变职工的就业观念和企业用人制度。当前,铜川市已确定99户改制企业,改革任务和形式都已确定。其中:电石厂二号炉已经租赁,市制药厂与西安丰禾工贸公司组建陕西铜川丰禾制药有限公司,市纺织厂的纺纱分厂和织布分厂的租赁经营已经完成等等,企业改革迈出可喜的步伐。
班子
班子也就是我们说的企业的领导一班人,尤其是企业的一把手。无数事例表明,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往往是通过体制的转换、管理的科学化、新产品的开发而重新占有市场。而这些又往往取决于这个企业的厂长(经理)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较强的科技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及独到的眼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企业领导者手中。
这些年来,铜川市也涌现出一些有作为的企业家,如李有华和他的电解铝制品,田福林和他的汽车后桥等等,就是值得称道的典型,但总体上看,这样的企业家太少了。还有一部分企业领导,缺乏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基本素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那一套行政管理办法管理企业,企业的“衙门”作风浓厚,厂长(经理)的“官气”十足,不管你企业如何,高级轿车照坐,公款酒宴照吃,歌舞厅照进,许多人不会也不愿意研究市场,琢磨产品,而是把眼睛盯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身上,要钱、要物、要位子。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就是厂长(经理)还不是一种职业,而更多地被视为是在做官,是与行政级别相对应的官位。这种落后的观念,从根本上制约着企业家队伍的职业化、市场化,制约着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产品开发创新水平的提高。所以说,建立一支优秀的、高质量的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并创造一个与之适应的良好环境,是今后企业改革的重头戏。
票子
票子也就是我们要说的资金问题。有人认为缺乏资金是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于是许多企业及主管部门都是一味为企业“输血”打“强心剂”。据1996年金融统计年报,铜川市各类银行各类贷款余额为353721万元,新增贷款60663万元,比上年增长20.7%,而新增贷款主要投放在工业生产企业,但遗憾的是资金不断地投入,企业的“亏损病”却越来越重,这说明,对当前的“亏损病”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才是上策。
不可否认资金短缺是当前许多企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增加资金投放也的确是治疗“亏损病”所不可缺少的。但对亏损企业认真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企业在资金紧张这个原因后面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如产品质次价高,影响销路;企业大手大脚,奢侈现象严重;“三角债”仍然严重等等。据1996年工业资料,铜川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应收帐款净额50015万元,应付帐款39737万元,企业负债总额为522712万元。由此可见,工业企业资金“三角债”及对资金的不合理占用,才是加速资金更加短缺的主要原因。
改制——班子——票子,是一个企业能否扭亏增盈,能否重新占领市场,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的持续过程。当前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加快国有亏损中小企业的兼并、改制出售工作,使一些旧观念彻底根除。其次尽快促使企业管理者职业化、市场化进程,把优秀企业家当成一种最主要的人力资本,把企业的领导职位的配置当作一切资源配置中最高层次的配置,加以合理科学的组合,使优秀企业家真正有用武之地。最后,对亏损企业的“亏损病”要对症下药,标本兼治,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