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9月20日
憩心亭
04

大荒山石幻

文/薛永学

这不是曹雪芹笔下的大荒山。这是一座真正的大荒山。灰岩苍石参差相间的壁崖,云遮雾罩变幻无常。云轻,山便显得清楚些;雾浓,山便隐约如海中礁石。石形各异,似鱼鳍龟背蟒尾龙首。

初入此山,恰值雾浓。看那鱼龟蟒龙,正是雾里看山,朦朦胧胧,只觉得灵魂飘忽。正看着,鱼鳍隐没龟背沉降蟒尾藏形龙首潜渊,仔细搜寻,却见它们在其它地方出现了,仿佛鱼龟蟒龙俱在雾海中浮游似的。

浓雾渐化为轻云,山壁显得清晰了,灰岩苍石全是线条状的,参差不齐粗细不一。崖壁凹凸不平,凹处似水凸处如礁。粗者似江河,细者就如蟒龙了,而那鱼鳍龟背蟒尾龙首就是礁样的山石了。

整个山壁高百仞长千尺,遥望如一幅浩瀚浑朴的山水画卷。江河汹涌澎湃,鱼龟蟒龙沉浮其间。使人恍惚以为此山乃亿万年前的化石横截面。当时的江河动物定格在那里了。

然而事实并非这样。天气晴和时,我逾经这山壁之下,却全然没有看见这幅画面。看来这是山中云雾变幻所形成的幻觉了。但其情其景却已临摹于我的心壁上了。

我每每为心中这幅画所激动。它使我在大荒山中不再寂寞消沉。我与居住大荒山的兄弟姐妹怀着美好的理想真诚地探寻追求奋斗,使大荒山越来越美丽壮观起来,看着它,就如同在欣赏一幅描绘都市情景的油画新作。于是我知道一切美好的东西唯有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发现和创造。只要人心没有荒芜,美好就永驻人间。

山本无名,因其貌虽粗朴却腹蕴宝藏,有点像《红楼梦》中那枚“宝玉”的栖息地大荒山,姑名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