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抢占市场制高点走出低谷上台阶
——陕建十一公司摆脱困境的四点做法
在改革开放中,陕建十一公司曾和许多国有大型企业一样,由于一时不适应,一度陷于非常危困的境地。党的十四大以来,公司冷静分析形势,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适应市场,使企业情况迅速好转,生产经营年年上新台阶。五年来,企业年总产值平均以11.48%递增,到1996年达到1.6亿元;竣工面积年均递增26.3%,到今年底预计可达13万平米;该公司在1993年刹住亏损的基础上,盈利年年增加,职工收入年均增长35.6%。楼房居住面积增加4.93万平米。
陕建十一公司之所以能走出低谷,关键是他们能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充分发挥特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有效地发展自己。
首先,在高层建筑施工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发展途径。在乡镇施工企业异军突起,建筑市场一般性施工项目竞争白热化、大型施工企业处于不利的情况下,公司及时把经营重点由工业与一般民用建筑,转向施工难度大的高层建筑,充分发挥其管理水平高、技术力量强的优势。五年间,他们在省外的福州、上海,省内的西安、咸阳、神府等地,接连承接了15栋共41.5万平米的高层和超高层施工任务。其中在建的福州庆吉大厦工程高27层、98米,面积达5.6万多平方米;新承建的西北第一超高层项目省信息大厦,高54层、183.6米,面积达7.5万平方米。这些高层和超高层施工工程的承建,为公司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次,加快科技进步,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公司以战略眼光,把加快科技进步作为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立足点。他们以项目滚动积累为主,多方筹集资金,同时压缩其它开支,把有限资金尽可能投入到设备更新改造中去。五年来,公司在更新一般生产设备的同时,新增了10套总价值达1400万元的高层施工装备,目前正准备投入800万元购置超高层施工设备。公司建立健全了完备的现代科技管理体系,具有了自成体系的技术设备、质量监督、材料试验、计量、技术准备等专业技术部门和完善的管理网络,较广泛地应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他们大力推广应用了建设部推行的十项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速度,降低了成本。由于成绩显著,公司在陕建总公司系统评为1995、1996年度科技进步先进单位。
第三,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以优质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公司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建立和完善了以总工程师为首、各项目经理全面负责、专业质量员跟踪检查的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层层落实了质量责任制;制定了创优目标管理办法,把质量检测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实行质量否决权,以提高各系统、各环节和每个人的工作质量。五年来,公司共创建23个市优工程、15个省优工程、3个省市优质样板工程,企业的质量信誉达到AAA级。
第四,调整产业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由单一的建安施工转向多元经营,在发展生产经营的同时,资产经营和第三产业迈出了较大步伐,仅房地产业和机具租赁就创收上万元。
经过五年的艰苦创业,省建十一公司从1994年起,先后荣获“陕西经济明星”、“陕建20强”、“中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建筑业企业”、“陕西省职工跨世纪立功竞赛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蒋维楚刘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