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利率下调了,储户啥反应?
李宏祥
利率下调的朦胧传闻终于在10月23日明朗化了。
当日,前往银行的储户惊讶而无奈的发现,存款利率继去年8月23日后再次下调,这是17个月以来第三次利率下调。
如果说前两次调息并未惊动百姓的平常心,那么这次多少在人们中间搅起一阵涟漪。人们在感慨利率今不如昔的同时,又忙不失迭地奔向银行,在新旧利率牌下口念加减、笔算乘除的好一番折腾。
精明的人们已经发现,这次调息,通知存款并在调整之列,而通知存款在任何时候都执行的是现行利率。因此,在银行储蓄所的帐面上,通知存款和活期急剧下降。一位把通知存款转成国库券的储户说:“谁能保证近期通知存款的利率不下调呢”。
国库券在10月23日备受存款人的青睐,因为购买半年期以上的国库券,其执行利率远比同期定期存款利息高的多。因此,各家银行储蓄所的国库券销量是平日的一倍之多。
贷款利率随存款一起调低,存者忧而贷者喜。小额抵押贷款,这项平日备受冷落的业务在调息当天便成为热点。精打细算的人们早已算好了帐:用旧存单抵押,用新利率贷款,或将未到期的贷款提前归还,然后再重新申请贷款,最大限度的降低利息支出。使得银行的工作人员一个劲儿的感叹:“现在的人可真精。”
有人反应更快。10月23日晚7点多钟,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刚刚播出利率下调的消息,马上就有人回过神来,没有迟疑便奔到尚未下班的银行。在许多夜间银行,原来清冷的营业厅在晚七点半左右突然门庭若市,前来存款的人络绎不绝。有一家储蓄所不到一小时光景,就吸收存款90多万。赶潮而来的储户,使原本想早早打佯回家的银行职员,一直忙到很晚才疲倦地踏上回家的路。
地分南北,人分穷富。钱多者对利率变化极为敏感,钱少者却对此反应冷漠。调息当天,一位来存8万元定期存款的人追悔莫及地说:“我要是昨天把钱存上就好了”。而一位退休工人却轻描淡写的说:“我们存钱是以防万一,钱少,生不了几个利息,所以利率下调上涨对我们影响不大。我们关心的倒是物价的涨落。”一位青年工人在取款时得知利率已降低,沉默了一会说:“看来不炒股是不行了”。
银行搞储蓄的人士解释,这次利率调低有两个背景因素,一是为刺激个人消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二是降低基层银行的经营成本。总之,利率调低是经济好转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