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西康线上的“台车大夫”
——记铁一局五处秦岭公司台车班长彭代良
彭代良是铁一局五处秦岭公司的一名兵头将尾,他带领他的班组进入中国第一长隧西康铁路秦岭隧道两年多来,连创隧道掘进全国纪录。去年被铁一局评为十大杰出青年。今年10月,他又被评为宝鸡市劳动模范。
秦岭隧道全长18.456公里。要凿穿这座世人关注的隧道,给中国人争气,不仅要靠勇气、靠毅力、靠科学技术更要凭现代化的施工设备。铁一局在此投入近5000万的现代施工设备施工。而打隧道的快慢,关键是掘进设备,公司只使用了一台从瑞典引进的三臂门架式凿岩台车,这套设备自然成了公司的“独生子”、宝贝蛋。
今年6月23日,当秦Ⅱ线隧道掘进到7501米时,台车三个操作臂全损坏了,迫使隧道掘进停止。维修工人连夜抢修,可3天时间过去了,还没有检查出毛病究竟发生在何处?而台车班长彭代良由于劲椎炎,腰椎盘突出正在50公里外的西安住院。公司领导急了,守在工地上的副队长何正旭更是急得三宿没睡个好觉,最后领导决定派人去医院同彭代良商量。26日6点,队工会黄主席赶到医院给彭代良讲了台车的情况后,彭代良立即忍着腰部剧烈疼痛,要求回山,但主治大夫不答应,说彭代良的病本来就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如果这时不好好治一下,可能将终身留下后患。彭代良心急如焚,他清楚秦岭隧道没有炮声就是自己最大的失职,再三央求大夫,大夫要他速去速回,临出医院时大夫特意送他一套临时治疗器械和护腰的钢板让他带上。50公里山路,一路颠簸,彭代良9点钟赶到工地,直奔修理车间,对台车进行全面检查。6月的骄阳热似火,虽说是在秦岭深山中,可气温仍达38度。彭代良仔细地查寻每一个环节,站一会儿,他的脚如灌铅一般沉重,腰如针扎一样难受。汗水顺着脸庞滚进衣服,他只好站一会儿,坐一会儿,两个小时过去了,终于查出了症结。工友们立即帮忙打下手,在他的指挥下,3个小时后三臂凿岩台车又吼叫起来,向坚硬的岩石钻去,隧道又响起隆隆的炮声。彭代良忍着疼痛极不自然地笑了,干部工人们紧锁了3天的眉毛也舒展了。然而,彭代良再也没有去医院住院治疗,而是每天在自己家里用简单的医疗器械进行脖子、腰部牵引,治疗自己的颈椎炎和腰椎盘突出,每天坚持带着钢板在工地上上班。
彭代良真是有那么神吗?可不,今年5月份台车上140公斤重的液压钻坏了,这可是台车的心脏,老外对这个部件也经常弄不好,以前都是整件带走给换新的,可工期不等人。这次彭代良凭着13年与台车打交道的经验,大着胆子将自己亲自用过的三种类型台车的说明书进行对照修理,忙了一天也没有结果,彭代良不信,修理洋机械中国人就没有招?他走路在想,吃饭在想,就连蹲厕所都在琢磨,72小时后终于找出了原因。在修复后清洗过程中,一不小心几滴柴油溅入眼内,这可让他受够了罪,很快眼睛红肿,连看路都困难。
彭代良这样修复台车毛病的事例太多了,开工两年多,仅他一人处理的故障就有几百次,连瑞典厂方专家都极其佩服。彭代良不仅修理技术全面,而且喜欢小改小革,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他同工友们自制了一个液压加油泵,使原来台车每加一桶180升油、两个人要摇50分钟,现在一个人仅15分钟就完成了任务,节省了大量时间;他自己加工台车推进梁的钢丝绳15付和一部分液压密封件。据工地机械室统计,两年多来他给企业节约资金28万余元。由于他勤学苦钻,技术全面,瑞典老板要以每月5000元的高薪请他到瑞典阿特拉斯中国分公司去工作,他摇头谢绝了。工友们对他的修理技术更是佩服极了,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台车大夫”。
彭代良自己有了技术并不保守,在每一个工地他都带徒弟,自己有多少经验他都悉心地传给徒弟。秦岭隧道1996年购进了一台门架式1440系统台车后,而且当时队上仅6名台车操作工,为了满足施工需要,领导选派一批年轻有知识的工人在外商售后服务期间进行集中培训一个星期。7天后外商走了,面对这个庞然大物,很多青年人都心怵,彭代良就手把手地给每个人演练,夜晚进行理论补习,学操作要领,他同另外5名老台车工带班操作。三个月过去了,徒弟们一个个基本熟练地操作台车了,他又同大家一起钻研台车每个臂的角度,打眼深度,怎样才能打得快、I打得准、平、直,保证爆破效果好。彭代良更清楚要使台车正常运转,维修保养是关键,于是他亲自挑起这副重担。每班掘进完后都及时安排人保养。他还亲自询问台车运转情况,如有问题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抢修,正是有他这样技术的一批修理工,保证了一台台车每天三个班运转,台车使用率高达300%。秦岭速度掘进两年多来,彭代良带领台车班,齐心协力,连续三次创造了全国纪录,最高一次月掘进达456米,创造了同类施工设备和同类施工方法的世界领先水平,为中国人争了光。1996年36个国家的专家和学者来秦岭隧道考察时,对中国工人娴熟地操作现代化施工设备进行掘进,都惊叹不已。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亲临隧道视察后,对他们创造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同青年人一同合影留念。 (牛荣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