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影片《解放大西北》的拍摄
马林
读近日的报纸,看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解放大西北》即将开始在全国上映,不由使我又想起了《解放大西北》在家乡拍摄的那一幕。
那是一九九五年七月八日,刚好是单位的星期六,我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回到家里,还没坐稳当,堂弟就叫我:“哥,快走,去看河边拍电影哩!”我急忙又往庄南头的公路上跑去,往南边远处一望,大车小车停了一长溜,人群黑压压的一片。我跑近一看,清姜河边站满了穿军装的人们,四、五个大探照灯已经安装好了,公路边停着的那台发电车开始轰鸣。几个壮小伙子把一门大地抬进约两米深的水潭中。天黑下来了,探照灯一开,河滩如同白昼。为了保证拍摄顺利进行,河滩暂时“戒严”,人们只能站在岸边或马路上观看。我问路边开发电车的司机:“同志,《解放大西北》中扮演彭老总的演员来了没有。那位身穿军装的司机说:“他今晚没来,周洁来厂。他顺手给我指去,河滩那位女同志就是著名电影演员周洁。那位司机真是个热心人,他介绍说,今晚拍摄的一段戏是:一群解放军女兵在河边洗澡,无意中发现河中有国民党溃退时遗弃的一门大炮,便把大炮台了出来。周洁扮演的是解放军中的一个女医生,也就是女兵的头。导演一声令下,正式拍摄开始了。扮演女兵的姑娘们扔下身上披着的军大衣,扑腾扑腾跳进河中,导演和摄影师也一脚踏进没膝深的水中。虽说是七月份,但从秦岭山中流出的清姜河水也是凉丝丝的。我由衷佩服这些电影人的艰辛和对艺术事业的挚著追求。夜深了,围观者慢慢离去,隧这些《解放大四北》剧组的人们,却仍然在忙碌着。
还是那位开发电车的军人告诉我,他既是摄制组的工作人员,也是演员,必要时就得进入“角色”。在探照灯的灯光下我特别注意了这位军人的军装,看上去皱巴巴的,不像是现在的军装。再一问,果然是“道具服装”。河滩中那些军人差不多也都是道具服装”。一旦剧情需要,别上领章帽徽,就是当年驰骋西北战场彭德怀部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或者换一套领章帽徽,就成了胡宗南的国民党军队。
这天晚上我遇到了另一件事就是摄制组一架探照灯安装在邻居张大叔家的黄豆地中,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和围观群众在夜色中踩坏了一些庄稼。摄制组的一位负责人立即吩咐人给张大叔赔偿了三百元,张大叔激动地说:“还是咱解放军好!”从这件小事上,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彭大将军领导的西北野战军秋毫无犯的风格,这也是人民军队从八一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