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正义、道德、良心、操
不忘根本
守,也不能忘记勤劳、善良、正直、纯朴的父老乡亲
文/夏俊山
又逢赶集,我家里来了许多老家的乡亲。
妻子忙着打水、倒茶,我一边陪他们聊,一边叫儿子去买烟。儿子一脸不高兴,跟我耳语: “这些人身上不干净,是穷人,理他们干啥。”
我愣住了。逝去的生活一幕又一幕地浮现在眼前:
列日当空,尘土飞扬。一支挑麦把的队伍过来了。有的戴着破草帽,肩上搭一条毛巾;有的光头赤膊,穿着老蓝布大裆短裤……此刻,人们全张大了嘴,喘着粗气,喊着号子。他们瘦黑粗糙的脸上满是汗水和粘着的尘土。队伍中有个小青年,披一块帐纱,帐纱上随处可见汗水蒸发后留下的盐霜。他挑的麦把显然比别人少些……
儿子啊,你可知道那小青年是谁吗?那就是我——你父亲在考上大学之前啊,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弯腰低头侍弄着土地。乡亲们说我“嫩”,挑麦不让我多挑,罱泥挖沟,总要帮我一把……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我进了城,生活有了很大变化。由于儿子从出生起就没有在乡下生活,不知从何时,他竟滋生了贵族意识,这是多么可怕的思想苗头啊!
儿子的这种意识尽管才刚刚萌芽,但是,如果带着这种意识长大,做了高官,他会不顾民生疾苦而高高在上;发了大财,他会无视底层群众的困苦而挥霍无度;就是有了一技之长吧,他也会傲视众生目空一切……我不敢进一步想像,我应该从现在开始,注意矫正他的思想,让他懂得:人的高贵与否并不在于金钱的多少!
乡亲们走后,我把儿子拉到身旁讲起了一个抗日战争年代的故事:一位寡居的母亲为了儿子不受歧视,坚持不嫁。她起早摸黑,什么脏活累活都干,为了儿子吃上一口好一些的饭菜,她甚至去卖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母亲的脸失去了血色,头发枯槁,衣服满是补丁,而她的儿子却长成了健壮的小伙子。抗战爆发了,儿子要去闯世界,不久,他还真的“闯”出了名堂:回来时穿着皮装,坐着轿子,见到母亲,他一下子递上两根金条。而母亲,穿的破衣烂衫的母亲,一手打落了金条,一手操起菜刀向儿子砍去,因为她已经听说儿子发财是当了汉奸……
面对这样的母子,你说,谁更值得敬重呢?金钱只能区分穷人、富人,灵魂才能区分高贵的人、低贱的人。一个人,即使他富可敌国,权倾朝野,但如果灵魂卑鄙,我们仍然要鄙视唾弃;反之,一个人如果品德高尚,堪为楷模,即使他穷困潦倒,我们仍应该投去敬重的目光。每个人的际遇不同,贫穷不是错,不愿进取才是错;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记正义、道德、良心、操守,不能忘记勤劳、善良、正直、纯朴的父老乡亲,不能忘记在一个进步的社会里,富人奢侈傲慢会变成穷人,穷人谦虚进取会变成富人。
儿子在我身旁,默默地倾听着。儿子,无论你将来的前程怎样,这些道理你永远不能忘……
忘记这些,就是忘记了做人的根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