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11月29日

陕西工人报百姓话题 不忘根本 图片新闻 “鸟笼”中的童年 好心情 母亲的哲学 祝你平安 妻到底要什么 曾是一名“将军”的父亲 铁饭碗失掉之后 品读“夕阳红” 图片新闻 我不染发

当前版:第A7版:百姓话题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百姓话题
07

“观念一转天地宽。”妻子的经历使我体会到择业观念的转变是多么的重要。

铁饭碗失掉之后

文/邹瑜

《红楼梦》中王熙凤有句名言: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难处。作为一个平民百姓,我自然无法体会何为譬大的难处”,却品尝了太多的“小的难处”。如妻的择岗就业就是一例

妻1987年同我结婚,至今正好十年。妻当年在一个离县城30多里的国营农场下属的一家服装厂工作,她的工作性质属“农工”,当时二十二岁的妻,最大的愿望就是哪一天能成为国营企业的全民职工。

经过十年的苦苦等待和多方努力,由于领导的关怀和层层审批,终于实现了夙愿——转为正式全民职工。就业单位是县燃料公司。

到了新的单位,妻努力地工作。她认为,自己从偏远地区转到县城,结束了10年的两地分居生活,又将“农工”身份转为“全民”身份,实在是一种幸运。尤其是搭上了“国家”这条大船,就无需再操心了。

然而,好景不长,妻万万没有想到她心中一直向往的“铁饭碗”会只剩铁碗,里面没有饭可吃。她很快就下岗了。没有班上,她异常沮丧,而且不到一年,因家里少了一份收入来源,那日子过得越来越紧巴了。没钱的日子可不是好滋味,妻就像害了心病似的总提不起精神来。

妻一日日地盼望公司能复兴起来,然而她看到是我们这个县城越来越多的职工下岗了,无论你是集体的还是全民的,只要效益差,就不会有饭吃。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妻终于打破了只有全民职工身份才能生存的念头。求生存,成了妻的急切的期盼。

政府为了给下岗职工找出路,决定兴建专营服装的招商市场。消息一公布,妻说赶快报名。干个体就干个体,也没啥。年初交了3万元,定了一个门面,今年国庆节正式开业。妻兴致勃勃,早就忙开了,进货,布置门面,到国庆节这天,鞭炮、锣鼓、剪彩,招商场开业把整个县城都搅动起来。妻在自己的门面前热心地招呼顾客,兴奋地忙了一天,晚上回来,一计算,神秘兮兮地说,你说我今天赚了多少钱,七十九元!不到晚上九点,妻带着兴奋、满足和疲劳睡着了。

我怎么也睡不着。回想这十年来妻的工作,想想时代大潮的变化,对人的就业观念的巨大的冲击,不由得生发出诸多感慨。我想起报纸上的一句话:观念一转天地宽。我妻子再就业的经历,就是明证!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