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降价销售的背后
张建华
近年来,商品经济的大潮风起云涌,许多城镇待业青年和部分下岗青工,筹资金找货源,扬帆起锚,搞起所谓的降价销售。其队伍日渐庞大,其足迹也逐渐从城市漫及乡村。降价销售,说白了实际上也就是攻心销售,他们抓住消费者购物心理,打出降价销售的牌子,以从中牟取利益。
A.生意生意,凡做生意的都有自己一套经商之略。步入市区,走人街道,许多店牌或是摊点,都立有小牌子,写上“大出血”三字,下面加注上“此生再不做XX生意,大让利,百分之四十五的让利,欢迎大家选购”云云来刺激消费者。或是明码标上货物原价和现价,三、五拾元的物品,中间一般都相差十到二十元的让利。耍“大出血”这一花枪者,多为生意场上想一口吃成大胖子者。
还有就是用名牌仿电视广告上的展销模拟,打出降价出售。他们明为降价,实际并没有降价,打着降价的幌子反而卖高价。因为,他们许多产品质量差、成本低、进价廉。而且,一件东西的成本以及真正进价是多少又有几人知道。全由他们自己一口咬定,鬼才知道他们的降价。
B.推销进山村的家电,说是降价,其实按质论价是高价。进山村的多为黑白电视机,也有部分录音机。当然,收音机、袖珍收音机的数量也不少,偶尔也有些炊具,只是一种稳定人心证明并非假货而迷惑人心的把戏,其售价比之市场还低。
这些进山村推销家电者,都持有XX厂推销员、XX厂驻X地代办员或更高级别的名片。没多出门的村民拿着压膜并散发茉莉花香味的精美名片,一时也闹不懂这些“员”到底是啥官,只感到能拿这高级东西的肯定官职不小,肯定不会骗人。于是,他们咋说乡民咋依,结果,不出一年半载,电视机不是有图像无声音,再不就是有声音无图像,根本看不成。录音机收音机就更不用提,杂音、绞带,甚至于无信号显示等等,毛病根本就说不完。当拿着他们开的售后服务单找去时,才知上当受骗。